麩
麥部15画左右结构U+9EA9
外语翻译
- bran
- son de blé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芳無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芳無切,𡘋音敷。《說文》:小麥屑皮也。一作麱。
义又,果名。鹽麩子。見《本草》。
注解
〔麩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麥部。
〔麩〕字拼音是f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麥、夫。
〔麩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fū] ⑴ 见“麸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甫無切頁碼第173頁,第6字續丁孫
麩
小麥㞕皮也。从麥夫聲。
麱
異體𪌻
麩或从甫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反切甫殳反頁碼第429頁,第4行,第2字述
小麥屑皮也。從麥夫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429頁,第4行,第3字述
麩或從甫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甫無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925頁,第2字許惟賢第409頁,第3字
小麥㞕皮也。
段注麩之言膚也。㞕小麥則其皮可飤嘼。大麥之皮不可食用。故無名。
从麥。夫聲。
段注甫無切。五部。
麩或从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