䏊
耳部22画左右结构U+43CA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䏊
◎同“聋”。
外语翻译
- (same as 聾) deaf; hard of hearing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韻會》同「聾」。
注解
〔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耳部。
〔䏊〕字拼音是ló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耳、龍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盧紅切頁碼第399頁,第15字續丁孫
聾
異體䏊
無聞也。从耳龍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來充反頁碼第960頁,第3行,第2字述
無聞也,從耳龍聲,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盧紅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2366頁,第7字許惟賢第1028頁,第12字
無聞也。从耳。龍聲。
段注盧紅切。九部。
白话解释
聋,没有听力。字形采用“耳”作边旁,“龙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金文字形從耳、龍聲。從耳,與聽覺有關;龍聲,表示音讀。戰國文字、篆文、楷書皆承金文字形而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