𨝭
阝部14画左右结构U+2876D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集韻》:符風切,音馮。《說文》:姬姓之國。
注解
〔𨝭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邑部。
〔𨝭〕字拼音是fé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馮、⻏。
〔𨝭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féng] ⑴ 古国名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房戎切頁碼第212頁,第24字續丁孫
𨝭
姬姓之國。从邑馮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二反切父重反頁碼第546頁,第6行,第2字述
姬姓之國。從邑,從馮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今作馮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房戎切古音第六部頁碼第1198頁,第1字許惟賢第526頁,第10字
姬姓之國。
段注《廣韵》曰:馮,姓也。畢公高之後。食采於馮城。因而命氏。《左傳》云:畢者文之昭。王肅注尚書云:畢毛,文王庶子。然則𨝭爲姬姓國。其後以國氏。省作馮也。師古云馮歸姓。恐非。字廁於此者,許不審𨝭地所在。
从邑。馮聲。
段注房戎切。古音在六部。按許旣知爲姬姓國。則當知其地所在。葢古本據其次第可推。今本葢寫者奪之。補綴於此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