𩅢
雨部20画上下结构U+29162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𩅢
◎同“覈”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集韻》:下革切 —— 與覈同。詳西部覈字註。
注解
〔𩅢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雨部。
〔𩅢〕字拼音是hé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⻗、敫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下革切頁碼第252頁,第2字續丁孫
覈
實也。考事,襾笮邀遮,其辤得實曰覈。从襾敫聲。
𩅢
覈或从雨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四反切下革反頁碼第646頁,第1行,第2字述
笮,邀遮其辭,得實曰覈也。從襾敫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實,謂考之使實也;襾者,反覆之也;笮,迫也;邀者,要其情也;遮者,止其詭遁也;所以得實覈也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646頁,第3行,第1字述
或從雨作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下革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1425頁,第4字許惟賢第624頁,第9字
實也。
段注凡有骨之偁也。骨下曰:肉之覈也。蔡邕注《典引》曰:有骨曰覈。《周禮》。其植物曰覈物。謂梅李之屬。按《詩・小雅》。肴覈維旅。《典引》及注不誤。《蜀都賦》作槅。叚借字也。今本作核。傳譌也。《周禮》經作覈。注作核。葢漢人巳用核爲覈矣。
攷事襾笮邀遮其辭得實曰覈。
段注襾者,反覆之。笮者,迫之。徼者,巡也。遮者,遏也。言攷事者,定於一是。必使其上下四方之辭皆不得逞。而後得其實。是謂覈。此所謂咨於故實也。所謂實事求是也。
从襾。敫聲。
段注下革切。古音當在二部。
覈或从雨。
段注亦襾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