贄
貝部18画上下结构U+8D04
外语翻译
- gift superior; gift given
- don, cadeau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脂利切,音至。《玉篇》:執玉帛也。亦作摯。《周禮・春官・大宗伯》:以禽作六贄,以等諸臣㊟〔「贄」當為「摯」之誤。本作:以禽作六摯,以等諸臣〕。【釋文】摯,本又作贄。《左傳・莊二十四年》:男贄,大者玉帛,小者禽鳥,以章物也;女贄,榛、栗、棗、脩,以吿虔也。《類篇》亦作質。
又,《正韻》:支義切,音寘 —— 義同。
又,《集韻》:魚列切,音孽。《類篇》:不動貌。
又,《集韻》:陟立切,音縶 —— 義同。通作慹。
注解
〔贄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貝部。
〔贄〕字拼音是zhì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執、貝。
〔贄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ì] ⑴ 古代初次拜見尊長所送的禮物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脂利切頁碼第401頁,第20字續丁孫
𢴷
異體摯
握持也。从手从𡙕。
附注孫海波《甲骨文編》:「象罪人被執以手抑之之形。」
蔣注《五經文字》:摯,握持也,經典通以爲執摯之摯,與贄同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脂利切頁碼第964頁,第6行,第1字述
握持也。從手執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脂利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385頁,第1字許惟賢第1036頁,第8字
握持也。
段注握持者搤持也。《周禮》六贄字,許書作𡠗。又《鳥部》鷙鳥字皆或叚摯爲之。
从手𡙕。
段注會意也。脂利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