䳽
鳥部22画左右结构U+4CFD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䳽
◎同“鹤”。
外语翻译
- (non-classical form of U+9E16) (same as 鶴) cran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備考
义《字彙補》:鶴字之譌。
注解
〔䳽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備考・亥集,康熙部首是鳥部。
〔䳽〕字拼音是hè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崔、鳥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下各切頁碼第118頁,第30字續丁孫
鶴
異體䳽
鳴九皋,聲聞于天。从鳥隺聲。
附注按:段玉裁注據《詩・小雅・鶴鳴》於「鳴」字上增「鶴」字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七反切閑博反頁碼第310頁,第3行,第2字述
鳴九臯,聲聞於天。從鳥隺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:鶴鳴九臯,聲聞於天。臯,澤也。自外數之有九,言幽逺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下各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604頁,第4字許惟賢第269頁,第5字
鶴鳴九皐。聲聞于天。
段注鶴字今補。此見《詩・小雅》。毛曰:皐,澤也。言身隱而名著也。《爾雅》無鶴。故偁詩。後人鶴與鵠相亂。
从鳥。隺聲。
段注下各切。古音在二部。
白话解释
鹤,鸣叫时声扬九泽,闻于穹天。字形采用“鸟”作边旁,“隺”是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形構從鳥,表示與鳥類相關;隺聲,表示音讀。隸變省作,楷書作鶴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規範字作「鹤」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