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偏的意思解释

亻部11画左右结构U+504F

亻部

11画

9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WYNA

OHSB OISB

NWLD

23227

0252

3811

U+504F

32451325122 撇、竖、点、横折、横、撇、竖、横折钩、横、竖、竖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歪,不在中间。~斜。~离。~旁。~僻。~远。~锋(a。书法上指用毛笔时笔锋斜出的笔势;b。泛指做文章从侧面着手的方法)。不~不倚。

不全面,不正确。~爱。~见。~激。~狭。~执。~废。~颇。~听~信。

与愿望、预料或一般情况不相同。~~。~巧。

谦辞,向人称自己已用过茶饭等。我~过了,您请吃吧。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
1.形声。从人,扁声。本义:不正,倾斜。

2.同本义。

,颇也。 《说文》无颇。 《书 · 洪范》势有侧。 南朝宋 · 谢灵运《山居赋》

偏岸(斜岸);偏偏倒倒(东倒西歪。形容站不稳);偏侧(犹倾侧;偏斜);偏倒(倾斜)

leaning; slanting; inclined; tilted;

3.边远。

心远地自 晋 · 陶渊明《饮酒》

偏邦(远离中原地区的边远小国);偏伯(边远地方的长官);偏海(边远的滨海地区);偏泽(边远之地);偏州(僻远之州);偏陬(僻远之地)

remote;

4.片面,侧重于某一方面或某一部分。

偏为(偏向;偏袒);偏任(片面信任);偏行(片面实行);偏定(片面论定);偏解(片面的见解);偏辞(片面之词);偏裨(偏将与裨将)

one-sided; unilateral;

5.独,特 。

偏委(特殊照顾);偏惠(特殊的利益);偏嗜(特殊的爱好)

particular;

6.偏私;不公正;不公平。

王道荡荡,不不党;王道平平,不党不 《墨子 · 兼爱下》通则骄而 《荀子 · 不苟》

偏佞(偏私奸巧);偏指(偏私的意愿);偏徇(偏私曲从);偏护(偏私的袒护);偏执(固执);偏介(孤高偏执);偏吝(偏执鄙吝);偏令(偏颇的政令);偏曲(偏颇隐晦);偏政(偏颇的政教);偏恣(偏颇任性);偏说(偏颇、片面的言论);偏质(偏颇之性);偏论(偏颇的议论)

selfish; partial; prejudiced;

7.假借为“遍”。普遍。

则不可观也。 《墨子 · 小取》

allover; everywhere;

8.通“扁”。扁舟,小船。

舟于五湖。 《后汉书 · 隗嚣传》

small boat; skiff;

9.通“翩”。疾飞,飘扬。

lightly; flying;

名词

1.旁;一方 。

偏王(占据一地而称王);偏帅(一方守将);偏霸(偏据一方而称王);偏亡(缺少某一方面);偏至(在某一方面达到最高成就);偏长(一方面的特长);偏修(修道的旁门);偏室(正屋旁的房子);偏出(庶出;妾所生的子女)

side;

2.部属。

举其,不为党。 《左传 · 襄公三年》

subject;

3.配偶的一方。

但以亲垂老,生计屡空,聊复靦颜以居,未能投劾而去。 宋 · 秦观《谢馆职启》

偏栖(独居)

spouse;

4.偏差;错误 。

纠偏。

error;

动词

1.倾侧。

太阳已到西边去。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

incline; tilt;

2.偏袒 。

偏枯(偏袒;偏于一方);偏怙(偏心;偏向);偏毗(偏袒;辅助);偏枯曲庇(偏袒庇护);偏为(偏向;偏袒)

be partial to and side with;

3.坚持,强求 。

不该她去,她偏要去。

insist on;

4.用于客套语。表示先用过或已用过茶饭 。

偏背(客气话。已吃过饭了)

have had(a meal);

副词

1.表示程度。很;最;特别 。

偏吃(吃得特别好);偏肥(特别鄙薄);偏宜(特别合适);偏视(特别看重);偏恶(特别的厌恶);偏精(特别精通);偏怜(特别宠爱);偏宝(特别珍爱);偏昵(特别亲近)

specially;

2.表示出乎意料或与意愿相反 。

偏陪(“不能奉陪”的谦称,失陪)

why;

3.表示时间,相当于“正的”、“恰巧”。

正是扬帆时,逢江上客。 唐 · 皇甫冉《曾东游以诗寄之》

just in time;

4.表示时间,相当于“只”、“单单” 。

偏制(独自控制);偏得(独得);偏栖(独居);偏醒(独醒)

only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倾斜、不中正。

《书经 · 洪范》:“无偏无陂,遵王之义。”唐 · 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云髻半偏新睡觉,花冠不整下堂来。”

偏心、偏见、不偏不倚。

2.不周全的、片面的。

《礼记 · 乐记》:“乐极则忧,礼粗则偏矣。”

3.不是中心地带、荒僻的。

晋 · 陶渊明《饮酒诗》二〇首之五:“问君何能尔?心远地自偏。”

偏远、偏僻。

4.深、多。

唐 · 元稹《酬窦校书二十韵》:“音徽千里断,魂梦两情偏。”

1.倾于某一面的、不公平的。

《汉书 · 卷九四 · 匈奴传上》:“朕闻天不颇复,地不偏 载。”

2.表示故意跟外来要求相反的。

他要我去,我偏不去。

3.表示出乎意料之外或与意愿相反的。

唐 · 无名氏《伊川歌 · 第三》:“可怜闺里月,偏照汉家营。”

屋漏偏遭连夜雨。

4.恰巧、正好。

唐 · 皇甫冉《曾东游以诗寄之》诗:“正是扬帆时,偏逢江上客。”

表示“吃过饭”的客套话。

《红楼梦 · 第一四回》:“凤姐才吃饭,见他们来了,便笑道:‘好长腿子,快上来罢!’宝玉道:‘我们偏了。’”

姓。如汉代有偏吕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歪;倾斜;不正(与“正”相对)。

不偏不倚、球踢偏了、这幅画的位置偏了。

2.不公正;只重一方。

偏心、偏袒、偏爱。

3.与标准值相较,有所差距。

待遇偏低、体温偏高、偏离轨道。

4.故意与他人意见不同或违反常情。

叫你别闹,你偏闹、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。

5.指意料之外。

屋漏偏逢连夜雨、他想出国,偏遇著台风。

6.不居主位的;辅助的。

偏将、偏殿。

7.表示已经用过茶饭的客气话。

我偏过了,你就别张罗了。

8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inclined one side; slanting
  • sich zu einer Seite neigen (V)​, geneigt, schräg (Adj)​, parteiisch, voreingenommen, tendenziös (Adj)​, Pian (Eig, Fam)
  • incliner, incliné, oblique, justement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 )

唐韻》:芳連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紕延切,𡘋音篇 —— 頗也、側也。書・洪範》:無黨無偏,王道平平。

又,中之兩旁曰偏。左傳・隱十一年》:鄭伯使許大夫百里,奉許叔以居許東偏。

又,屬也。左傳・襄三年》:君子謂祁奚于是能舉善矣,舉其偏不爲黨〔「能舉善矣」下有「稱其讎不為諂,立其子不為比」十二字。原文作:君子謂祁奚于是能舉善矣,稱其讎不為諂,立其子不為比,舉其偏不爲黨〕

又,《周禮・地官》五十人爲偏〔「五十人爲偏」,《周禮註疏》卷二十八,服虔注「卒偏之兩」作「五十人曰偏」〕

又,《司馬法》:車戰,二十五乗爲偏。詳前伍字註。

又,偏枯。荀子・非相篇》:禹跳湯偏。【鄭註】湯半䯆枯。

又,姓。漢偏呂。見史游《急就章》。

又,偏、翩、篇古通用。易・泰卦》「翩翩,不富以其鄰」,陸德明作篇篇,古文作偏偏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 )

《周禮・地官》五十人爲偏。

謹按此夏官敍官疏文,非地官經文也。地官謹改爲夏官疏。

《荀子・非相篇》禹跳湯偏。《鄭註》湯半䯆枯。

謹照原書半䯆改半體。

注解

〔偏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

〔偏〕字拼音是pi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扁,五行属

〔偏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人,扁声。本义是不正,倾斜。

〔偏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piān] ⑴ 歪,不在中间⑵ 不全面,不正确⑶ 与愿望、预料或一般情况不相同⑷ 谦辞,向人称自己已用过茶饭等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八上反切芳連切頁碼263頁,第13

偏頗也。从人扁聲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頗,頭偏也。引申為凡偏之稱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五反切僻連反頁碼677頁,第1行,第1

偏頗也。從人扁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八上反切芳連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1510頁,第2許惟賢663頁,第2

偏頗也。

段注頗,頭偏也。引伸爲凡偏之偁。故以頗釋偏。二字雙聲。《尙書》。無偏無頗。絫言之也。《周易》翩翩。古文作偏偏。

从人。扁聲。

段注芳連切。十二部。

白话解释

偏,斜侧。字形采用“人”作边旁,采用“扁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作,由「人」、「扁」二字構成。從人,示人的言行。從扁,聲符,注明音讀。隸書承自篆文,右體「冊」形上端縮入。楷書承之自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