威
意思解释
威
wēi基本解释
①表现出来使人敬畏的气魄。~力。~风。权~。
②凭借力量或势力。~胁。~慑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威力;威风。
威,畏也。 威也者,力也。 有而可畏谓之威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严大国之威。 秦王之威。威天下不以兵革。 威棱威乎邻国。 威振四海。 为敛威去。
威风杀气(威风恶煞;盛气凌人);威弧(很有威力的弧矢);威折(以威力使之折服);威服(以威力慑服);威柄(威权,权力);威畏(以威势使之畏服);威约(威势为人制约);威凌(以威势相欺凌);威绥(以威力使之安定)
might; power;
2.尊严,威严。
畏威保位。 吏惮其威。
威荣(尊严与荣华);威法(威严的法令);威神(尊严的神灵);威裕(威严和宽仁);威敬(有威严,令人敬重);威光(威严的光芒);威棱(声势威仪);威德(威严与恩德);威锋(威德);威权(威势与权力);威灵(声势威仪);威声(威严的名声);威神(威仪的神灵);威化(声威德化)
dignity;
3.虐害。通“畏”。
民不畏威,则大威至。
terrible thing;
4.刑罚 。
威威(处罚罪犯);威令(刑法或军政命令);威辟(重刑苛法)
penalty;
5.古代军事编制单位。
百户为“威" class=primary href=/zidian/zi-60>威”,设中、前、后、左、右五所,每军百户曰威。
hundred families;
形容词
◎〈方〉∶漂亮的 楹联贴好了,徐炳华得意地问众人:“威不威?” 傻子权竖起两个大拇指,大声说:“威呀”!—— 陈残云《香飘四季》
beautiful;
动词
1.畏惧。通“畏”。
死丧之威,兄弟孔怀。 威,畏也,可畏惧也。 见怀思威。
fear;
2.震慑。
吾三战而三胜,声威天下。 教我先威众。
shock;
国语辞典解释
威
wēi详细解释
名
1.尊严。
《左传 · 僖公九年》:“天威不违颜咫尺,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,无下拜。”《辽史 · 卷七四 · 韩知古传》:“捐弃旗鼓,损威辱国。”
威仪、威信、威严。
2.权势,能压服别人的力量。
《商君书 · 去彊》:“刑生力,力生彊,彊生威。”《隋书 · 卷七〇 · 李密传》:“且经城不拔,何以示威?”
发威、示威。
3.姓。如清代有威应洪。
动
1.震慑。
《易经 · 系辞下》:“弧矢之利,以威天下。”
声威天下。
2.以声势或武力逼迫他人。
威胁、威吓。
外语翻译
- pomp, power; powerful; dominate
- jemandes Macht (S), jemandes Stärke (S), jemdandes Einfluss (S), unter Gewaltanwendung (Adj)
- majestueux, imposant, prestige, autorité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古文: 𤰴 、 𤱫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於非切,音蝛 —— 尊嚴也。《易・大有》:威如之吉。《書・洪範》:惟辟作威。《周禮・天官》:𠛬賞以馭其威。〈吳語〉:夫固知君王之蓋威以好勝也。
义又,《諡法》:猛以剛果,彊義執政,𡘋曰威。
义又,婦稱姑爲威姑。猶子稱父爲嚴君。《說文》:威,姑也。引《漢律》婦吿威姑。《正字通》:按,《漢律》威姑二字宜連讀,信如《說文》訓,似吿姑姑,豈成文理。又,南威,美人名。
义又,虎脅兩旁及尾端有骨,如乙,名虎威。見《酉陽雜俎》。
义又,伊威,蟲名。《爾雅・釋蟲》作蛜蝛。《詩・豳風》:伊威在室。
义又,與畏通。《莊子・漁父篇》:未嘗見夫子遇人如此其威也。【註】威畏義同。
注解
〔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女部。
〔威〕字拼音是wēi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戌、女,五行属土。
〔威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wēi] ⑴ 表现出来使人敬畏的气魄⑵ 凭借力量或势力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於非切頁碼第412頁,第19字續丁孫
威
姑也。从女从戌。漢律曰:「婦告威姑。」
鉉注徐鍇曰:「土盛於戌,土陰之主也,故从戌。」
蔣注《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年律令告律》:「子告父母,婦告威公,奴婢告主、主父母妻子,勿聽而棄告者市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迂歸反頁碼第986頁,第6行,第2字述
姑也。從女戌聲。《律》曰:「婦告威姑。」
鍇注臣鍇曰:「借爲威權也。」臣次立按:《說文》曰:「從女,從戌。」徐鍇曰:「土盛於戌,土陰之主也,故從戌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於非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458頁,第1字許惟賢第1069頁,第5字
姑也。
段注引伸爲有威可畏。
从女。戌聲。
段注按小徐本作戌聲。而復以會意釋之。於非切。十五部。
《漢律》曰:婦告威姑。
段注惠氏定宇曰:《爾雅》君姑卽威姑也。古君威合音差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