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䏁的意思解释

耳部16画左右结构U+43C1

耳部

16画

10画

左右结构

BPUH

SJJYJ

CEWS

13441

U+43C1

1221114454143112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zǎi

基本解释

半聋,听不清。《方言》卷六:“半襲,梁益之間謂之䏁,秦晋之間聽而不聦、聞而不達謂之䏁。”《説文•耳部》:“䏁,益梁之州謂聾為䏁。秦晋聽而不聞、聞而不達謂之䏁。”徐鍇繫傳:“䏁,不全聾也。”

外语翻译


  • unable to hear distinctly or clearly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耳部 )

唐韻》:作亥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子亥切,𡘋音宰。說文》:益梁之州謂聾爲䏁,秦晉聽而不聞、聞而不達謂之䏁。【徐曰】不全聾也。玉篇》:半聾也。

注解

〔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耳部

〔䏁〕字拼音是zǎ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耳、宰

〔䏁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ǎi] ⑴ 半聋,听不清。《方言》卷六:“半襲,梁益之間謂之䏁,秦晋之間聽而不聦、聞而不達謂之䏁。”《説文•耳部》:“䏁,益梁之州謂聾為䏁。秦晋聽而不聞、聞而不達謂之䏁。”徐鍇繫傳:“䏁,不全聾也。”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作亥切頁碼399頁,第17

䏁益梁之州謂聾爲䏁,秦晉聽而不聞,聞而不達謂之䏁。从耳宰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柤殆反頁碼960頁,第4行,第2

䏁益梁之州謂聾爲䏁;秦晉聽而不聰,聞而不逹謂之䏁。從耳宰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不全聾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作亥切古音第一部頁碼2367頁,第1許惟賢1029頁,第2

䏁益梁之州謂聾爲䏁。秦晉聽而不聰,聞而不𨔶謂之䏁。

段注《方言》曰:䏁,聾也。梁益之閒謂之䏁。秦晉之閒聽而不聰,聞而不𨔶謂之䏁。

从耳。宰聲。

段注作亥切。一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