祚
意思解释
祚
zuò基本解释
①福,赐福。天~。福~。
②皇位。~命(赐予皇位)。
③年:“初岁元~。吉日惟良”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示,乍声。本义:福;福运。
2.同本义。
若能类善物,以混厚民人者,必有章誉蕃育之祚。 今当祚永运隆之日,太平无为之世。 真主已出,隋祚不长。
祚长(福运久长);祚薄(福分微薄);祚土(福地;疆土);祚胤(福运及于后代子孙);祚庆(福祐)
happiness;
3.帝位。
往者王莽作逆, 汉祚中缺。
throne;
动词
1.赐福。
天祚明德。 皇天嘉之,祚以天下。 今吾兄嗣位未几,辄思篡汉,皇天必不祚尔!
祚土(封赐土邑);祚命(上天赐福)
favour sb. with fortune;
2.保佑。
祚灵主以元吉。
bless and protect;
3.流传。
传祚万世。
spread;
国语辞典解释
祚
zuò详细解释
名
1.福气。
《文选 · 李密 · 陈情表》:“门衰祚薄,晚有儿息。”
2.君位。
《史记 · 卷一六 · 秦楚之际月表》:“拨乱诛暴,平定海内,卒践帝祚,成于汉家。”《文选 · 班固 · 东都赋》:“往者王莽作逆,汉祚中缺。”
3.年岁。
三国魏 · 曹植《正会诗》:“初岁元祚,吉日惟良。”《晋书 · 卷九二 · 文苑传 · 王沈传》:“弹琴咏典,以保年祚。”
动
1.福佑。
《左传 · 宣公三年》:“天祚明德,有所厎止。”《文选 · 张衡 · 东京赋》:“神歆馨而顾德,祚灵主以元吉。”
2.奖赏。
汉 · 蔡邕《太尉杨赐碑》:“申僃九锡,以祚其庸。”
两岸词典解释
祚
zuò详细解释
1.福分;福运。
国祚、福祚绵绵。
2.《书》君位;帝位。
帝祚、往者王莽作逆,汉祚中缺(《文选‧班固‧东都赋》)。
3.《书》佑助。
天祚明德,有所厎(ㄓˇ zhǐ)止(《左传‧宣公三年》)。
外语翻译
- throne; bless; blessing, happiness
- Segen, verletzend (S), Zuo (Eig, Fam)
- bénédiction, trôn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昨誤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存故切;《正韻》:靖故切,𡘋音胙 —— 福也、祿也、位也。《詩・大雅》:永錫祚胤。【註】祚,福祚。《左傳・宣三年》:天祚明德。
义又,歲也。曹植〈元會〉詩:初歲元祚。《晉書・王沉傳》:彈琴詠典,以保年祚。
注解
〔祚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示部。
〔祚〕字拼音是zuò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礻、乍,五行属金。
〔祚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示,乍声。本义是福;福运。
〔祚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uò] ⑴ 福,赐福⑵ 皇位⑶ 年:“初岁元~。吉日惟良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上反切徂故切頁碼第5頁,第10字續丁孫
祚
福也。从示乍聲。
鉉注臣鉉等曰:凡祭必受胙,胙卽福也。此字後人所加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一反切徂故切頁碼第36頁,第6行,第3字述
福也。從示,從乍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上反切………古音第-部頁碼第33頁,第-字許惟賢第13頁,第-字
◆ 文六十三。重十三。
段注六十三,鍇本作六十五。禫下有禰、𥛜二字,云:禰,秋畋也,从示爾聲。𥛜,祝也,从示虘聲。卽《犬部》之𤣔,《言部》之詛也。用此知《說文》多爲淺人增竄,部末凡數多非原文。《示部》鉉六十三,鍇六十五,可證。又鉉新附有禰、祧、祆、祚四字。禰訓親廟,泥米切,據《五經文字・序》,若祧禰逍遥之類,《說文》漏略,今得之於《字林》。禰廟之字,許意葢欲以爾、邇槩之。《周禮》故書祧作濯,鄭司農濯讀爲祧。或許君意在別裁,謂祧字不古,當從故書。祆則後人杜𢰅,祚則胙之俗也。然則今可用乎,曰祆於經無所用之,祚則用胙,祧則鄭時《禮經》固爾,呂忱已補入《字林》。禰字自今文《堯典》早有此字,何休云:父死稱考,入廟稱禰。舊說云雖入廟而猶冣近於己,故从示㫄爾。行之久遠,安可不用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