绞
意思解释
绞絞
jiǎo基本解释
①拧,扭紧,挤压。~车。~痛。~心。~肠痧(霍乱病的俗称)。~尽心力。
②用绳子把人勒死。~刑。~杀。
③缠绕。~缠。~结。
④量词,用于纱或毛线等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会意。从交,从糸( mì ),表示与线丝有关,交亦声。本义:用两股以上的细长条扭结成一根绳索;扭,拧。
2.同本义。
绞,缢也。 绞带。 绞,横三缩一。 两股相交谓之绞。
绞带(古代丧礼中所系麻带);绞绡(生丝织成的薄纱、薄绸);把铁丝绞在一起;绞汁(挤压汁水);绞巾(拧毛巾)
twist;
3.缠绕。
根绞怪石,不土而植。
绞脚(包脚布);绞石(某种条状物缠绕石头)
twine; bind;
4.旧时死刑的一种。缢死;勒死。
绞缢以戮。
绞缢(用绳子勒死)
gibbet; hang by the neck;
5.犹搅 。
绞心;绞纷(交纷。错杂);绞尽脑汁。
rack;
6.剪;裁 。
绞不了布,做不成衣。
cut;
形容词
◎急切。
至言往至绞。 直而无礼则绞。 叔孙绞而婉。
绞切(急切);绞直(急躁而率直);绞急(急切);绞讦(急切指责别人的过失)
eager; impatient;
量词
◎纱线或丝的一束 。
一绞毛线。
skein; hank;
外语翻译
- twist, wring; intertwine; winch
- drehen, zwirnen, zusammendrehen, wickeln, verwickeln (V), jdn. aufhängen, jdn. mit einem Strick erdrosseln (V), winden (V), wringen, auswringen (V), Zählwort, Zähleinheitswort, ZEW Strang, Docke (Zähl)
- tordre, entortiller, pendre (un condamné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古巧切;《集韻》:吉巧切,𡘋音狡。《說文》:縊也。《玉篇》:繞也。《廣韻》:縛也。《左傳・哀三年》:若其有罪,絞縊以戮。【註】絞,所以縊人物。
义又,《論語》:直而無禮則絞。【何晏註】絞,絞剌也。【疏】絞剌人之非也。
义又,國名。《左傳・桓十一年》:鄭人軍于蒲騷㊟〔「鄭人軍于蒲騷」之「鄭人」,《左傳・桓十一年》作「鄖人」〕,將與隨、絞、州、蓼伐楚師。【註】絞,國名。
义又,姓。《廣韻》:出何氏《姓苑》。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何交切,音爻。《禮・玉藻》:絞衣以裼之。【註】絞,蒼黃之色也。
义又,《禮・喪大記》:小斂布絞。【註】絞,既斂所用束堅之者也。《釋名》:已衣所以束之曰絞。絞,交也,交結之也。
又,《集韻》:居效切,音敎 —— 繒黑黃色。
注解
〔絞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。
〔絞〕字拼音是jiǎ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交。
〔絞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iǎo] ⑴ 擰,扭緊,擠壓⑵ 用繩子把人勒死⑶ 纏繞⑷ 量詞,用於紗或毛線等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古巧切頁碼第344頁,第7字續丁孫
絞
縊也。从交从糸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反切根卯反頁碼第838頁,第2行,第2字述
縊也。從交系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春秋左傳》:『絞縊以戮。』會意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古巧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1977頁,第1字許惟賢第864頁,第3字
縊也。
段注《糸部》縊下曰:縊,絞也。二篆爲轉注。古曰絞曰縊者,謂㒳繩相交。非獨謂經死。《禮・喪服》絞帶者,繩帶也。㒳繩相交而緊謂之絞。《論語》。直而無禮則絞。好直不好學。其蔽也絞。《馬融》曰:絞,剌也。鄭云:急也。剌盧達切。乖剌也。與鄭義無異。急則無不乖剌者也。皇侃,陸德明乃讀爲譏刺。七賜反。其繆甚矣。
从交糸。
段注會意。交糸者,㒳絲相切也。此篆不入《糸部》者,重交也。交亦聲。古巧切。二部。
白话解释
绞,用绳子勒颈而死。字形采用“交、糸”会义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篆文,從糸、交聲。從「糸」,指像絲一樣可編成繩索;「交」表示音讀,也兼有表示兩繩相交的意思。楷書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