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㨎的意思解释

扌部12画左右结构U+3A0E

扌部

12画

9画

左右结构

RDMD

QMBK

DGGD

51084

U+3A0E

121132522134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释义

1.同“擩”。

2.拼音rǔ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to dye, to dip, to soak; to rub in the hands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 )

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而宣切,輭平聲 —— 與撋同,煩撋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儒誰切,音蕤 —— 搵也。

又,《唐韻》、《集韻𡘋如劣切,音爇 —— 撋也。與擩同。儀禮・特牲饋食禮》:㨎于醢。【註】㨎於醢者,染於醢。【釋文】㨎,如悅反,又而圓反,又而誰反。

注解

〔㨎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㨎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rú、ru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耎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而主切頁碼404頁,第28

擩染也。从手需聲。《周禮》:「六曰擩祭。」

附注徐灝注箋:「隸書『需』字或作『耎』,故《禮》經『擩』、『㨎』錯出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然柱反頁碼971頁,第6行,第1

擩染也。從手需聲。《周禮》曰:「六曰擩祭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而主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2413頁,第5許惟賢1049頁,第3

㨎染也。

段注如染繪爲色也。

从手。耎聲。

段注而泉反。十四部。

《周禮》曰:六曰㨎祭。

段注各本篆作擩。解作需聲。引《周禮》作擩祭。今正。古音耎聲在十四部。需聲在四部。其音畫然分別。後人乃或淆亂其偏旁本从耎者譌而从需。而音由是亂矣。《周禮》大祝九祭。六曰㨎祭。《士虞禮》、《特牲》饋《食禮》、《少牢》饋《食禮》、《有司》徹四篇經文几用㨎字二十。唐石經《周禮》、《士虞》皆作擩。《特牲》、《少牢》、《有司》皆作㨎。參差乖異。此非經字不一。乃《周禮》、《士虞》經淺人妄改也。郭璞而沿反。李善而緣反。劉昌宗而玄反。陸德明而泉反。皆耎聲之正音也。杜子春讀如虞芮之芮。郭璞而悅反。劉昌宗而誰反。顔師古如閱反。陸德明而劣反。皆耎聲之音轉也。古音十四十五部冣相近之理也。今則《周禮》、《禮經》、《漢書》、《子虛賦》注皆誤从需。《玉篇》擩而主切。《廣韵》麌韵作擩。切而主。薛韵作㨎。切如劣。不知其本爲一字。而《五經文字》云:㨎如悅反。《字書》無此字。見《禮經》。擩汝主反。見《周禮》。是則唐《開成石經》正用張參之說。故《周禮》與《儀禮》異字。不知何以就《禮經》中《士虞》與他篇又異字也。張氏云《周禮》作擩。汝主反。今按《周禮釋文》曰而泉反。一音而劣反。劉又而誰反。絶無汝主一反。不可以證陸氏《周禮》之本作㨎乎。《士虞禮・釋文》曰:如悅反。劉而玄反。又而誰反。與《特牲》、《少牢》、《有司・音義》皆同。亦不言而主反。又不可以見《士虞》之本作㨎乎。其云《字書》無㨎字。則其所據《說文》巳爲俗改之本。有擩無㨎。而不知《說文》古本之有㨎無擩也。《禮經》注曰:㨎,染也。李奇《子虛賦》注曰:染,㨎也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