𠏮
亻部16画左右结构U+203EE
意思解释
𠏮
duì基本解释
◎兑换。后作“兑”。《説文•人部》:“𠏮,市也。”段玉裁注:“葢即今之兑换字也。”清翟灝《通俗編•雜字》:“𠏮,音對,轉讀若兑,遂借用兑字。丁仙芝詩:‘十千兑得餘杭酒’,其借自唐人已然。”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都隊切;《集韻》:都內切,𡘋音對。《說文》:市也。或曰:互市必與人對,故从對人。俗讀若兌,因借用兌,非。
注解
〔𠏮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。
〔𠏮〕字拼音是du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對。
〔𠏮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uì] ⑴ 兑换。后作“兑”。《説文•人部》:“𠏮,市也。”段玉裁注:“葢即今之兑换字也。”清翟灝《通俗編•雜字》:“𠏮,音對,轉讀若兑,遂借用兑字。丁仙芝詩:‘十千兑得餘杭酒’,其借自唐人已然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都隊切頁碼第265頁,第24字續丁孫
𠏮
帀也。从人對聲。
附注段玉裁改「帀」為「市」,並注云:「宋刻、葉抄及《廣韻》作『市』。今按市為長。其字从對則無口匝意。葢即今之兌換字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五反切得悔反頁碼第683頁,第4行,第1字述
帀也。從人對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都隊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533頁,第2字許惟賢第673頁,第2字
市也。
段注汲古閣及《集韵》、《類篇》皆作帀。宋刻葉抄及《廣韵》作市。今按市爲長。其字从對則無囗匝意。葢卽今之兌換字也。
从人。對聲。
段注都隊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