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催的意思解释

亻部13画左右结构U+50AC

亻部

13画

11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WMWY

OUOG

NLNI

22215

0275

2063

U+50AC

3225232411121 撇、竖、竖、竖折/竖弯、竖、撇、竖、点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横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cuī

基本解释

使赶快行动。~促。~办。~讨。

使事物的产生、发展变化加快。~化。~生。~眠。~奶。~肥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(形声。从人,崔声。本义:催促,促使) 同本义。

交徧我。 《诗 · 邶风 · 室人》鸿仪零金。 《侯成碑》都门帐饮无绪,留恋处兰舟发。 柳永《雨霖铃》葡萄美酒夜光杯,欲饮琵琶马上 王翰《凉州词》

催比(催征);催并(催促;催逼);催迸(同“催并”);催科(催租;亦指催缴钱粮的小吏);催命鬼(催人早死的鬼使);催索(催讨,催着要)

expedite; urge;

国语辞典解释


cuī

详细解释

促使行动开始,或加速进行。

《文选 · 李密 · 陈情表》:“郡县逼迫,催臣上道。”

催生、时间到了,催他上车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cuī

详细解释

1.促使他人尽快完成事情。

妈妈催弟弟赶快上车。

2.用外在方式,促使事情加速完成。

催眠、催生、催吐。

3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press, urge
  • mahnen, drängen (V)
  • presser, pousser, activer, accélérer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倉回切,音崔 —— 促也、迫也。

本作趣,古有趣無催,催促皆後人所增。催趣同「聲」,實一字。

注解

〔催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

〔催〕字拼音是cu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崔,五行属

〔催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人,崔声。本义是催促,促使。

〔催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uī] ⑴ 使赶快行动⑵ 使事物的产生、发展变化加快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八上反切倉回切頁碼264頁,第26

催相擣也。从人崔聲。《詩》曰:「室人交徧催我。」

附注徐鍇繫傳作「相擣也」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五反切此灰反頁碼680頁,第4行,第3

催相擣也。從人崔聲。《詩》曰:「室人交偏催我。」

鍇注臣鍇曰:「擣相迫蹙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八上反切倉回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522頁,第2許惟賢668頁,第5

催相擣也。

段注猶相迫也。《邶風・北門》曰:室人交徧摧我。傳曰:摧,沮也。音義曰:摧或作催。據許則催是也。不從傳者,傳取沮壞之義。與摧訓擠,訓折義同。葢當時字作催。而毛釋爲摧之假借。許則釋其本義也。

从人。崔聲。

段注倉回切。十五部。《山部》無崔。偶奪耳。大徐據摧催字補。

詩曰:室人交徧催我。

白话解释

催,相敦促。字形采用“人”作边旁,采用“崔”作声旁。《诗经》上有诗句唱道:“家里的人轮流来警告我。”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作,由「人」、「崔」二字構成。從人,示逼迫於人。從崔,聲符,注明音讀,兼表義。崔,本義為山高大貌,引申為泛指高大、強大。會二字得相促使、逼迫之義。隸書承之,所從崔之下體,本像鳥形,隸變作「隹」,已失原形。楷書承之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