䩩
革部17画左右结构U+4A69
外语翻译
- a measure of capacity, a tool used to take out the mud from a well, back covering or shelter of a large carriage, military vehicles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於袁切,音鴛。《玉篇》本作𩌑。《廣韻》:量物之具。詳後𩌑字註。
又,《廣韻》:於阮切;《集韻》:委遠切,𡘋音宛 —— 或作𩌑。詳後𩌑字註。
又,《集韻》:於云切,音熅 —— 本作䡝。詳車部䡝字註。
注解
〔䩩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革部。
〔䩩〕字拼音是yu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革、宛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於袁切頁碼第84頁,第14字續丁孫
𩌑
量物之𩌑。一曰抒井𩌑。古以革。从革冤聲。
䩩
𩌑或从宛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迃言反頁碼第232頁,第3行,第3字述
量物之𩌑。從革冤聲。一曰抒井𩌑。古以革。
鍇注臣鍇曰:「猶宛也,量物之圜也。抒井今言陶井也。𩌑,取泥之器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232頁,第4行,第1字述
𩌑或從宛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於袁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431頁,第6字許惟賢第194頁,第12字
量物之𩌑。一曰抒井𩌑。
段注小徐曰:抒井今言淘井。𩌑,取泥之器。玉裁按。依《說文》浚,抒也。則小徐說是。依《手部》抒,挹也。則汲井亦可云抒井。《缶部》曰:罋,汲缾也。《春秋傳》言具綆缶。《周易》言羸其缾。是其物用缶久矣。而其始用革也。
古㠯革。
段注謂此二者古皆用革。故從革。
从革。冤聲。
段注於袁切。十四部。
𩌑或从宛。
段注宛者,下也。宛亦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