𨔥
辶部12画半包围结构U+28525
意思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則前切;《韻會》:子僊切,𡘋音箋。《說文》:自進極也。
义又,《篇海》:古文津字,別作𨔥。
注解
〔𨔥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辵部。
〔𨔥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jiān、jīn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辶、𦘔、;、䢖、彡。
〔𨔥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iān] ⑴ 至。《説文•辵部》:“𨔥,目〔自〕進極也。”《玉篇•辵部》:“𨔥,至也。”㈡ [jīn] ⑴ 同“津”。渡。《集韻•真韻》:“津,《説文》‘渡也。’古作𨔥。”《篇海類編•人事類•辵部》:“𨔥,古文津字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子僊切頁碼第55頁,第15字續丁孫
𨔥
異體𨕛、𨕨
目進極也。从辵𦘔聲。
附注徐鍇繫傳作「自進極也」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四反切則先反頁碼第160頁,第1行,第1字述
自進極也。從辵𦘔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子僊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298頁,第4字許惟賢第134頁,第2字
自進極也。
段注䢖進曡韵。《埤倉》云:𨔥,至也。
从辵。𦘔聲。
段注子僊切。古音在十二部。《廣韵》則前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