𪀊
鳥部16画左右结构U+2A00A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𪀊
◎同“鸲”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補遺
《字彙補》:其俱切,音衢 —— 𪀊掇,蟲名。《列子》「𪀊掇,千日化而爲鳥,其名曰乾魚骨」,《莊子・至樂篇》作鴝掇。是鴝、𪀊同一字也。
注解
〔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補遺・亥集,康熙部首是鳥部。
〔𪀊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qú、gōu、gò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鳥、句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其俱切頁碼第120頁,第12字續丁孫
鴝
異體𪀊
鴝鵒也。从鳥句聲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今之八哥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七反切羣吁反頁碼第314頁,第3行,第1字述
鴝鵒也。從鳥句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其俱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618頁,第3字許惟賢第275頁,第7字
鴝鵒也。
段注今之八哥也。《左氏春秋》昭二十五年。有鸜鵒來巢。鸜本又作鴝。《公羊》作鸛。音權。《穀梁》作鸜。亦作鸛。《考工記》作鸛。亦作鸜。郭注《山海經》云:鸛鵒,鴝鵒也。按句瞿音同。作鸛音權者,語轉也。鴝與《隹部》雊各字。
从鳥。句聲。
段注其俱切。四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