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扤的意思解释

扌部6画左右结构U+6264

扌部

6画

3画

左右结构

RGQN

QMU

DGR

51012

U+6264

121135 横、竖钩、提、横、撇、竖弯钩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折磨:“天之~我,如不我克。”

骚动。

姓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摇动 扬翠叶,扤紫茎。——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

shake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动、摇。

《诗经 · 小雅 · 正月》:“天之扤我,如不我克。”《文选 · 司马相如 · 上林赋》:“扬翠叶,扤紫茎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摇动;摆动。

风刮得树直扤。

2.骚动。

3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to thrust; to move
  • erregen, verschieben , schwanken, Schaukeln (S)
  • secouer, osciller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五忽切,音兀。說文》:動也。詩・小雅》:天之扤我,如不我克。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・輪人》:輻廣而鑿淺,則是以大扤。揚子《方言》:扤,不安也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魚厥切,音月 —— 義同。》箋註有二音。

又,《集韻》:五活切,玩入聲 —— 義同。

或作卼。

注解

〔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扤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兀,五行属

〔扤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wù] ⑴ 折磨:“天之~我,如不我克。”⑵ 骚动。⑶ 姓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五忽切頁碼406頁,第33

異體𢪁

扤動也。从手兀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吾忽反頁碼976頁,第6行,第1

扤動也。從手兀聲。

鍇注臣鍇按:《詩》曰:「天之扤我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五忽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429頁,第5許惟賢1056頁,第7

扤動也。

段注《詩・正月》。天之扤我。傳曰:扤,動也。《考工記》。是以大扤。

从手。兀聲。

段注五忽切。十五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