叙
意思解释
叙敘
xù基本解释
①述说。~说。~事。~话。~亲。~旧。
②评议等级次第。~功。~奖。~用(分级进用)。~擢(分级提拔,授予宜职)。
③〈书〉同“序”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攴( pū ),余声。本义:秩序,次序。
2.同本义(强调一个挨一个的序列)。
敘,次弟也。 百揆时敘。 行其秩敘。 以官府之六叙正群吏。 四时不失其叙。
叙齿(序齿);叙齿而坐(按年齿大小的顺序入座)
order;
3.同“序”。书籍的序言(早期写作“叙”,后多写作“序”) 。
许慎《说文解字·叙》
preface;
动词
1.依次序排列。
惇叙九族。 以敘其财。
order;
2.叙述,述说。
纪言以叙之。 自叙少小时欢乐事。 王乃具叙宣王创业之始。 畅叙幽情。
自叙;追叙;倒叙;插叙;铺叙;补叙;叙事;叙心(抒怀)
tell; narrate;
3.谈话。
大家散了,王夫人姊妹不免又叙了半夜的话儿。
叙意(表达心意);叙觏(会面叙谈);叙会(会面叙谈)
talk;
4.记述,著述。
写情叙事。 幸君子书叙之外。
narrate;
5.评定等级、次第,按功提升。
阎王叙功,从地狱里把你提上第十七层来。
叙用(分等级授官)
assess;
外语翻译
- express, state, relate, narrate
- erzählen, begleitend kommentieren (V)
- raconter, narrer, parler, bavard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正字通》:俗敍字。〇【按】敍本从攴、从余。今作叙,从又,誤。
注解
〔叙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又部。
〔叙〕字拼音是x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余、又,五行属金。
〔叙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攴( pū ),余声。本义是秩序,次序。
〔叙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ù] ⑴ 述说⑵ 评议等级次第⑶ 〈书〉同“序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徐呂切頁碼第99頁,第15字續丁孫
敍
異體敘、叙
次弟也。从攴余聲。
附注商承祚《殷虛文字類編》:「篆文从攴之字……古文多从又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夕與反頁碼第264頁,第7行,第1字述
次第也。從攴余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徐呂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503頁,第5字許惟賢第225頁,第8字
次弟也。
段注《咎繇謨》曰:天敘有典。《釋詁》曰:舒業順敘緒也。古或假序爲之。
从攴。余聲。
段注徐呂切。五部。
白话解释
叙,次第顺序。字形采用“攴”作边旁,采用“余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字形從又、余聲。從又,指手部動作;余聲,聲兼義,余字本義為茅舍(採高鴻縉、徐中舒說法)。從又、余聲,表示以茅草鋪苫房舍。戰國文字字形又字改從攴字,以又、攴字義相近而互通,仍表手部的動作。篆文、隸書、楷書承戰國文字字形而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