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乁的意思解释

⺄部1画独体字U+4E41

⺄部

1画

YYLL

MO

YDAA

17030

U+4E41

5 横、捺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移动。《説文•乁部》:“乁,流也。从反𠂆,讀若移。”《玉篇•乁部》:“乁,移也,徙也。”

基本解释

同“及”。《説文•又部》:“乁,古文及。秦刻石及如此。”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上 部首:丿部 )

唐韻》:弋支切;《集韻》:余支切,𡘋音移。說文》:流也,从反𠂆字彙》:闕乁不載。正字通》:丿乀𠂆乁,見《說文》。趙古則定爲撆、拂、抴、迻四字,魏校、吳元滿諸家各有解詁,獨戴侗《六書統》釋曰:古今書傳未常用此文,凡書方圜曲直、左右抴引,皆因其形勢之自然,初不成文,豈有定名。【按】此說,四文與丨丶同「類」,備偏旁畫母也,故《正韻𡘋削之。

注解

〔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上,康熙部首是丿部

〔乁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yí、jí,独体字。

〔乁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í] ⑴ 移动。《説文•乁部》:“乁,流也。从反𠂆,讀若移。”《玉篇•乁部》:“乁,移也,徙也。” [jí] ⑴ 同“及”。《説文•又部》:“乁,古文及。秦刻石及如此。”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弋支切頁碼420頁,第2

乁流也。从反𠂆。讀若移。凡乁之屬皆从乁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以支反頁碼1004頁,第2行,第1

乁流也。從反𠂆。凡乁之屬,皆從乁。讀若移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反𠂆,音曳也。凡曳者不順而曳之也,反曳也,故爲流。流,順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弋支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2508頁,第2許惟賢1091頁,第4

乁流也。从反𠂆。讀若移。

段注移从多聲。在十七部。亦用於十六部。乁與𠂆古音同在十六部也。弋支切

凡乁之屬皆从乁。

字同部首的字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