𠃊
乙部1画独体字U+200CA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玉篇》:古文隱字。註詳阜部十四畫。
义《說文》:象𨒅曲隱蔽形。
注解
〔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上,康熙部首是乙部。
〔𠃊〕字拼音是yǐn,独体字。
〔𠃊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ǐ] ⑴ “乙”的異體字。㈡ [yǐn] ⑴ 同“𠃑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於謹切頁碼第423頁,第9字續丁孫
𠃑
異體𠃊、乚
匿也,象𨒅曲隱蔽形。凡𠃊之屬皆从𠃊。讀若隱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依謹反頁碼第1010頁,第7行,第1字述
匿也。象𨒅曲隱蔽形。凡𠃊之屬,皆從𠃊。讀若隠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於謹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2533頁,第4字許惟賢第1101頁,第4字
匿也。
段注匿者,亡也。
象𨒅曲隱蔽形。
段注𨒅曲見《辵部》。隱蔽見《𨸏部》。象逃亡者自藏之狀也。
凡𠃊之屬皆从𠃊。讀若隱。
段注於謹切。十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