虱
⺄部8画半包围结构U+8671
意思解释
虱
shī基本解释
①寄生在人、畜身上的一种小虫,吸食血液,能传染疾病。~子。头~。视~如轮(表示大与小的相对性,或洞察精微的意思)。精贯~心(赞美某人技艺的高超)。
②喻寄生作恶的人或有害的事物。~官(害国害民的官吏)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虱子 。
虱心(虱子的心脏);虱蛀(指生虱病);虱瘤(虱子寄生在肌肤上所形成的瘤);虱瘕(指虱子在体内结块的病);虱蛊(指以虱培育而成的蛊毒。指旧时传说的一种邪术);虱卜(以虱卜病人的吉凶)
louse;
2.比喻弊害,作恶为害的人 。
虱官(奸诡害民的官吏)
louses;
3.鱼瘦而生的白点 。
虱蚁(鱼身上生白点或黑点的病症)
fish phthiriasis;
动词
◎侧身;置身
得无虱其间,不武亦不文。
place oneself; on one's side;
外语翻译
- louse; bug; parasite
- Laus (S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直音》與蝨同。《篇海》作。又,釋典:佉盧虱吒,隋言驢脣,仙人名也。
注解
〔虱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。
〔虱〕字拼音是shī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⺄、䖝。
〔虱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ī] ⑴ 寄生在人、畜身上的一种小虫,吸食血液,能传染疾病⑵ 喻寄生作恶的人或有害的事物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所櫛切頁碼第447頁,第7字續丁孫
蝨
齧人蟲。从䖵卂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所櫛切頁碼第1053頁,第4行,第2字述
齧人蟲。從䖵卂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所櫛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2696頁,第4字許惟賢第1173頁,第7字
齧人蟲。
段注古或叚幾瑟作蟣蝨。蟣者,蝨子也。
从䖵。卂聲。
段注所櫛切。十二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