緆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先擊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先的切,𡘋音錫。《說文》:細布也。《玉篇》:治麻布也。亦作裼。《儀禮・既夕》:縓綼緆。【註】飾裳在幅曰綼,在下曰裼。又,與錫通。《儀禮・燕禮》:公尊瓦大,兩有豐,幂用綌若錫。【註】今文錫爲緆。司馬相如〈子虛賦〉:被阿緆。【註】張揖曰:細布也。緆與錫古字通。
又,《集韻》:以豉切,音易 —— 袘,或作緆,裳下緣也。
考證
《儀禮・旣夕》縓綼緆。〔註〕飾裳在幅曰綼,在下曰裼。
謹照原註裼改緆。
注解
〔緆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。
〔緆〕字拼音是x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易。
〔緆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ī] ⑴ 细麻布。⑵ 对麻布进行加工处理。⑶ 古时裙子下缘的饰物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先擊切頁碼第439頁,第4字續丁孫
緆
細布也。从糸易聲。
𪎥
異體𪎧
緆或从麻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先擊切頁碼第1039頁,第6行,第2字述
細布也。從糸易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039頁,第6行,第3字述
緆或從麻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先擊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640頁,第2字許惟賢第1149頁,第1字
細布也。
段注布一本作麻。古亦呼布爲麻也。《燕禮》。幂用綌若錫。鄭注。今文錫爲緆。緆,易也。治其布使滑易也。按今文其本字。古文其叚借字也。《子虛賦》被阿錫。卽《列子》之衣阿緆。許意從禮今文。故錄緆字。《喪服》錫衰傳曰:錫者何也。麻之有錫者也。錫者十五升抽其半。無事其縷。有事其布曰錫。按據是則緆之與緦,但一事其縷,一事其布爲少異耳。其爲十五升之半則同也。何緦下偁傳以釋之,而緆下不偁傳也。曰緦在五服之內,故聖人特製其字。錫衰不在五服内,故聖人用錫之名,不別製字。錫衰之錫與細布之緆,其實不同也。葢古者布十五升爲冣細。十五升布成,治之使滑易。是曰緆。錫衰則半十五升而治之。亦名曰緆。實非緆也。是以傳之釋經也。先之曰錫者何也。麻之有錫者也。有讀爲又。言麻旣爲布矣,而又加灰易之。此言緆之本義也。繼之曰:錫者十五升抽其半。無事其縷。有事其布曰錫。此釋錫衰之錫也。㒳言錫者,意各有在。許作《字書》釋緆本義。故衹曰細麻,而不必詳十五升去半之緆。葢用傳前說以包後說矣。
从糸。易聲。
段注先擊切。十五部。
緆或从麻。
段注先鄭曰:錫,麻之滑易者。劉𤋮曰:錫,易也。治其麻使滑易也。古說謂治麻曰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