槅
意思解释
槅
gé基本解释
①大车的轭,驾车时放在牲口颈上的曲木:“商旅联~”。
②房屋或器物的隔断板。~扇。多宝~。
③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具:“并心汪希馔,端坐理盘~。”
详细解释
名词
1.大车轭 。借指车。
槅,扼也,所以扼牛颈也。 槅,大车栀。 商旅联槅,隐隐展展。
yoke;
2.门窗上用木条作成的格子。也指房屋或器物的隔板。
一面请去外方丈,三间敞厅,名曰松鹤轩,多是朱红亮槅。
槅子(上半部装有格眼的落地长窗、门扇或类似的屏障物;放器具的格子);槅窗(有格眼的窗);槅段(如板壁等分隔板)
partition board; shelf;
3.通“核”( hé )。果中核。引申为有核的果实。
金罍中坐,肴槅四陈。
core; stone of a fruit; fruitage;
国语辞典解释
槅
gé详细解释
名
1.大车的轭。
《说文解字 · 木部》:“槅,大车枙。”《文选 · 张衡 · 西京赋》:“商旅联槅,隐隐展展。”
2.物架的分层。
《红楼梦 · 第一七回》:“一槅一槅,或有贮书处,或有设鼎处,或安置笔砚处,或供设瓶花、或安放盆景处。”
两岸词典解释
槅
gé详细解释
1.门窗上用木头制成的方格子;也指置物架或房屋的分层、隔板。
槅扇、槅窗、槅段、多宝槅。
2.古代一种盛放食物的器皿。
盘槅。
3.《书》大车的轭。架在牛、马颈上的曲木。
商旅联槅,隐隐展展(《文选‧张衡‧西京赋》)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古覈切;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:各覈切,𡘋音革。《說文》:大車枙也。與軛通。張衡〈西都賦〉:商旅連槅。
又,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𡘋下革切,音覈 —— 果中核也。或作槅。
义又,核也。左思〈蜀都賦〉:肴槅四陳。
考證
《張衡・西都賦》商旅連槅。
謹照原文西都賦改京西賦。連改聯。
注解
〔槅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槅〕字拼音是gé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鬲。
〔槅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é] ⑴ 大车的轭,驾车时放在牲口颈上的曲木:“商旅联~”。⑵ 房屋或器物的隔断板⑶ 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具:“并心汪希馔,端坐理盘~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古覈切頁碼第192頁,第12字續丁孫
槅
大車枙也。从木鬲聲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枙當作軶。《車部》曰:『軶,轅前也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一反切溝厄反頁碼第488頁,第5行,第2字述
大車枙。從木鬲聲。
鍇注臣鍇按:張衡《西京賦》曰「商旅連槅」是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古覈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1062頁,第5字許惟賢第468頁,第4字
大車枙。
段注枙當作軶。𣜩省作軛。《車部》曰:軶,轅前也。槅《考工記》作鬲。大鄭云:鬲謂轅端厭牛領者。大車者,鄭云平地任載之車也。通曰軶。大車之軶曰槅。《釋名》曰:槅,扼也。所以扼牛頸也。馬曰烏啄。下向叉馬頸。似烏開口向下啄物時也。《西京賦》曰:五都貨殖。旣遷旣引。商旅聯槅。隱隱展展。此正謂大車也。下文云:冠帶交錯。方轅接軫。謂乗車也。
從木。鬲聲。
段注古覈切。十六部。按左思《蜀都賦》以槅爲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