憾
意思解释
憾
hàn基本解释
①失望,心中感到不满足。遗~。缺~。~事。~恨。抱~终生。
②怨恨。私~。“请君释~于宋”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心,感声。本义:遗憾,不快,不满。
2.同本义(先秦古书一般用“感”表示“憾”,后造“憾”字。)。
憾,恨也。 以其私憾。 不可使多畜憾。 敝之而无憾。 人犹有所憾。 无憾而后即安。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。 志恨憾而不逞兮。 降而不憾。 死无余憾。
憾悔(悔恨);憾惜(遗憾惋惜);憾轲(境遇不顺)
regret deeply;
3.怨恨。
请君释憾于宋,敝邑为道。 一言之憾。
憾怨(怨恨);憾恨(怨恨)
hate;
国语辞典解释
憾
hàn详细解释
动
◎怨恨。
《玉篇 · 心部》:“憾,恨也。”南朝宋 ·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· 德行》:“既还,知母撼之不已,因跪前请死。”《新唐书 · 卷一一七 · 刘袆之传》:“子翼詈人,人都不憾。”
名
◎心中不完满的感觉。
《左传 · 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美哉!犹有憾。”《孟子 · 梁惠王上》:“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。”
缺憾、遗憾、抱憾而终。
形
◎悔恨的、不满意的。
憾事。
外语翻译
- to regret, remorse; dissatisfied
- bedauern, Bedauern (S)
- regret, regrett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胡紺切,含去聲 —— 恨也。《中庸》:人猶有所憾。
义或省作感。《前漢・張安世傳》:何感而上印歸邸。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戸感切,音頷 —— 義同。
又,《集韻》:徒感切,音禫 —— 不安也。
注解
〔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憾〕字拼音是h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忄、感,五行属水。
〔憾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心,感声。本义是遗憾,不快,不满。
〔憾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àn] ⑴ 失望,心中感到不满足⑵ 怨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