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檮的意思解释

木部18画左右结构U+6AAE

木部

18画

14画

左右结构

SFNF

DGNI

FBJD

44941

U+6AAE

123412151211251124 横、竖、撇、点、横、竖、横、横撇/横钩、横、竖、横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钩、点

𤘀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chóu

基本解释

剛木,木材堅碩的樹。~樹。青~。

古同“籌”,數碼。

táo

基本解释

〔~杌〕a.古代傳說中的惡獸;b.古代傳說中的惡人;c.中國春秋時楚國的史書。

〔~昧〕愚昧無知。

dǎo

基本解释

通“擣”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táo

详细解释

参见“梼昧”、“梼杌”等条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táo

详细解释

1.参见【梼昧】。

2.参见【梼杌】。

dào

详细解释

《书》棺材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block of wood; blockhead; stupid
  • Dummkopf, Holzkopf (S)
  • souche, imbécile, lourdaud, xylographi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徒刀切,音濤。說文》:斷木也。本作𣚑左傳・文十八年》:顓頊有不才子,不可敎誨,天下之民謂之檮杌。

又,楚史名。孟子》:楚之檮杌。韻會》:檮杌,惡木,取其記惡以爲戒也。

又,瑞獸名。〈周語〉:惠王十五年,內史過曰:商之興也,檮杌次于丕山;其亡也,夷羊在牧。朱傳》以爲惡獸名。

又,無知貌。郭璞《爾雅・序》:不揆檮昧。

又,《唐韻》、《韻會》:直由切;《集韻》:陳留切;《正韻》:徐留切,𡘋音稠 —— 剛木也。

又,瑞草名。史記・筴傳》:上有檮蓍,下有伏

又,山名。前漢・霍去病傳》有檮余山。

又,人名。左傳・文十八年》:高陽氏有才子八人,蒼、舒、隤、敳、檮、戭、大、臨。

又,音儔。左傳》〔杜註〕:檮杌,兇頑無儔匹貌。

又,《集韻》:覩老切,音倒。博雅》:刺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大到切,音道。博雅》:棺也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 )

《左傳・文十八年》顓頊有不才子,不可敎誨。

謹照原文顓頊下增氏字。誨改訓。

注解

〔檮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

〔檮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chóu、táo、dǎ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壽,五行属

〔檮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hóu] ⑴ 剛木,木材堅碩的樹⑵ 古同“籌”,數碼。 [táo] ⑴ 〔~杌〕a.古代傳說中的惡獸;b.古代傳說中的惡人;c.中國春秋時楚國的史書。⑵ 〔~昧〕愚昧無知。 [dǎo] ⑴ 通“擣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六上反切徒刀切頁碼193頁,第16

𣚑

異體

𣚑斷木也。从木𠷎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𣚑柮。」

附注鈕樹玉校錄:「《玉篇》作檮,《左文十八年傳》作『檮杌』。《說文》無『杌』。」段玉裁注:「謂斷木之榦,㮯頭可憎者。」《集韻・𩫕韻》:「𣚑,或从壽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一反切特豪反頁碼495頁,第4行,第2

𣚑斷木也。從木𠷎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檮柮。」

鍇注臣鍇按:《孟子》曰:「楚謂之檮杌;晉謂之乘;魯謂之春秋。乘者無所不載也。」檮杌,惡木也。主於記惡以爲戒也,杌、柮同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六上反切徒刀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074頁,第1許惟賢473頁,第1

𣚑𣚑柮,

段注逗。二字今補。

𣃔木也。

段注𣃔木之榦。㮯頭可憎者。

從木。𠷎聲。

段注徒刀切。古音在三部。

《春秋傳》曰:𣚑柮。

段注《左傳》無𣚑柮。惟文十六年有檮杌。杜預曰:檮杌,凶頑無疇匹之皃。趙注《孟子》曰:檮杌,嚚凶之類。按葢取𣃔木之可憎爲惡人名也。出聲兀聲同部。許所據與今異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