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鞬的意思解释

革部17画左右结构U+97AC

革部

17画

9画

左右结构

AFVP

TJNKQ

EEXB

45540

U+97AC

12212511251111254 横、竖、竖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横折折撇、捺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马上的盛弓器:“左执鞭弭,右属櫜~。”

收藏。

古代博戏用语。

基本解释

来;缠来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马上盛弓箭的器具。

,所以戢弓矢者。 《说文》所以藏弓谓之 《方言九》,箭服也。 《后汉书 · 西羌传》注

鞬韔(弓箭袋);鞬服(鞬橐。盛弓箭的器具);鞬弭(代指弓箭)

a leather case for bow and arrow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挂在马上装弓箭的器具。

《广韵 · 平声 · 元韵》:“鞬,马上盛弓矢器。”唐 · 许尧佐《柳氏传》:“乃衣缦胡,佩双鞬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《书》挂在马身上用来装弓箭的器具。

乃衣缦胡,佩双鞬(唐 · 许尧佐《柳氏传》)。

详细解释

《书》束;缠束。

鞬腰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a quiver on a horse; a stor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:革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居言切,音𢳚說文》:所以戢弓矢。廣韻》:馬上盛弓矢器。左傳・僖二十三年》:左執鞭弭,右屬櫜鞬,〔註〕櫜以受箭,鞬以受弓。揚子《方言》:弓謂之鞬。釋名》:馬上曰鞬。鞬,建也 —— 弓矢𡘋建,立其中也。

廣韻》或作𨇥

又,《前漢・西域傳》:奧鞬王,治奧鞬城。

又,《韻會》:巨偃切,音楗 —— 韜也。元稹策「文皇鞬櫜干戈」,或作建。

注解

〔鞬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革部

〔鞬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jiàn、ji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革、建

〔鞬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iàn] ⑴ 马上的盛弓器:“左执鞭弭,右属櫜~。”⑵ 收藏。⑶ 古代博戏用语。 [jiān] ⑴ 来;缠来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下反切居言切頁碼85頁,第10

鞬所以戢弓矢。从革建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六反切機元反頁碼235頁,第2行,第2

鞬所以戢弓矢。從革建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所謂櫜鞬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下反切居言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439頁,第1許惟賢198頁,第2

鞬所㠯戢弓矢。

段注《左傳》。左執鞭弭。右屬櫜鞬。杜曰:櫜以受箭。鞬以受弓。《方言》。弓謂之鞬。《釋名》。受矢之器。馬上曰鞬。鞬,建也。言弓矢竝建立其中也。《廣韵》曰:馬上藏弓矢器。

从革。建聲。

段注居言切。十四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