䩡
革部16画左右结构U+4A61
外语翻译
- a kind of boots in old times, heel of a shoe, (same as 鞈) a leather made breast-plate, to guard; defend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古洽切;《集韻》:訖洽切,𡘋音夾。《說文》:鞮䩡,沙也。《玉篇》:鞮屬。《集韻》或作𩌍。
又,《集韻》:葛合切,音閤 —— 本作鞈。詳前鞈字註。
注解
〔䩡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革部。
〔䩡〕字拼音是jiá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革、夾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古洽切頁碼第84頁,第4字續丁孫
䩡
鞮䩡沙也。从革从夾,夾亦聲。
附注按:段玉裁改為「从革,夾聲」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苟掐反頁碼第231頁,第5行,第1字述
鞮䩡沙也。從革,從夾,夾亦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古洽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430頁,第1字許惟賢第194頁,第2字
鞮䩡沙也。
段注謂鞮之名䩡沙者也。䩕角,䩡沙皆漢人語。《廣雅》之𩌍𩊮也。𩌍古匣切。𩊮音沙。𩌍𩊮,𩌈𩍜,靸𡲲也。《集韵》。𡲲與鞾同。《廣韵》。𩌍𩊮,索𩍜,胡履也。《釋名》。𩌈𩍜,鞾之缺前壅者。胡中所名也。
从革。夾聲。
段注古洽切。八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