巳
意思解释
巳
sì基本解释
①胎儿。
②十二地支的第六位,属蛇。
③用于计时。~时(上午九点至十一点)。
④十二生肖蛇。~蛇。
⑤农历三月三日上巳节的省称。上~节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像在胎包中生长的小儿。本义:在胎包中成长的小儿。
2.同本义。
巳,似也。象子在包中形,包字从之。—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巳则生已定也。
foetus;
3.地支的第六位。
the sixth of the twelve Earthly Branches;
4.与天干相配,用以纪年。如一九四一年为农历辛巳年。
5.用以纪月,即农历四月。
6.用以纪时,即上午九时至十一时。
巳牌(九时到十一时)
7.十二生肖属蛇。
巳,火也,其禽蛇也。
snake;
外语翻译
- the hours from 9 to 11; 6th terrestrial branch
- 6. Tier im chin. Tierkreis - Schlange <astrol&gt , 6. der 12 Erdenzweige (Erdstämme) (S), Jahr der Schlange (S), Schlangenjahre (S), Si (Eig, Fam), 9 bis 11 Uhr vormittags , Südost
- sixième rameau terrestre, de 9h à 11h, quatrième mois solaire (5 mai-5 juin), année du serpent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詳里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象齒切;《正韻》:詳子切,𡘋音似。《說文》:已也。四月,陽氣已出,隂氣已藏,萬物皆成文章,故巳爲蛇,象形。《史記・律書》:巳者,言陽氣之已盡也。《前漢・律歷志》:振美於辰,已盛於巳。《釋名》:已也,如出有所爲,畢已復還而入也。《玉篇》:嗣也、起也。《爾雅・釋天》:太歲在巳曰大荒落。
义又,《韻會》:上巳,節名。《韓詩章句》:鄭國之俗,三月上巳,之溱洧兩水之上,執蘭招魂續魄,祓除不祥。《宋書・禮志》:自魏以後,但用三日,不以巳也。
又,《韻補》:古巳午之巳,亦讀如已矣之已。《增韻》:陽氣生于子,終于巳。巳者,終巳也,象陽氣既極回復之形,故又爲終巳字。今俗以有鉤挑者爲終已字,無鉤挑者爲辰巳字,是蓋未知其義也。
注解
〔巳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己部。
〔巳〕字拼音是sì,独体字,五行属火。
〔巳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像在胎包中生长的小儿。本义是在胎包中成长的小儿。
〔巳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ì] ⑴ 胎儿。⑵ 十二地支的第六位,属蛇。⑶ 用于计时。⑷ 十二生肖蛇。⑸ 农历三月三日上巳节的省称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詳里切頁碼第492頁,第6字續丁孫
巳
巳也。四月,陽气巳出,陰气巳藏,萬物見,成文章,故巳爲蛇,象形。凡巳之屬皆从巳。
附注按:甲骨文、金文巳字形又與子同,像胎兒。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字象蛇虫之形,假借為地支名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八反切詳紀反頁碼第1147頁,第2行,第1字述
巳也。四月陽气巳出,陰气已藏,萬物見,成文章,故巳爲蛇。象形。凡巳之屬,皆從巳。
鍇注臣鍇曰:「四月,純陽之月,故曰陰气巳藏。象蛇之變化,有文章也。四月,巳主蛇。《律厤志》曰:『巳盛於已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祥里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2980頁,第3字許惟賢第1293頁,第6字
巳也。
段注《律書》曰:巳者,言萬物之巳盡也。《律曆志》曰:巳盛於巳。《淮南・天文訓》曰:巳則生巳定也。《釋名》曰:巳,畢布巳也。辰巳之巳旣久用爲巳然巳止之巳。故卽以巳然之巳釋之。《序卦傳》。蒙者,蒙也。比者,比也。剝者,剝也。《毛詩傳》曰:虚,虚也。自古訓故有此例。卽用本字,不叚異字也。《小雅・斯干》箋云:似讀爲巳午之巳。巳續妣祖者,謂巳成其宫廟也。此可見漢人巳午與巳然無二音。其義則異而同也。《廣雅・釋言》。巳,㠯也。乃淺人所改。近大興朱氏重刻汲古閣《說文》改爲己也。殊誤。
《四月》昜气巳出。陰气巳臧。
段注今藏字。
萬物見。
段注句。
成彣彰。
段注故曰巳也。
故巳爲它象形。
段注巳不可像也。故以蛇象之。蛇,長而冤曲垂尾。其字像蛇。則象陽巳出陰巳藏矣。此六字一《句讀》。巳者,蛇象也。𢁓者,古文豕也。此近十二屬之說。而與《論衡・物勢》篇義各不同。祥里切。一部。
凡巳之屬皆从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