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楫的意思解释

木部13画左右结构U+696B

木部

13画

9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SKBG

DRSJ

FJCE

46941

2813

7314

U+696B

1234251122111 横、竖、撇、点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、竖、横、横、横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划船用具。舟~。~师(船工)。中流击~。

古同“辑”,聚集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短的船桨。

2.同本义。短曰楫,长曰楫。

棹,短曰,长曰棹。 《韵会》,舟擢也。 《说文》桧舟。 《诗 · 卫风 · 竹竿》齐扬以容与兮。 《楚辞 · 哀郢》。注:“船櫂也。”亡维 《汉书 · 贾谊传》

short oar;

3.泛指船桨。

假舟者,非能水也,而绝江河。 《荀子 · 劝学》樯倾摧。 宋 ·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横卧一 明 · 魏学洢《核舟记》楫左右舟子各一人。

中流击楫;舟楫;楫子(船桨);楫橹(桨与橹);楫櫂(船桨)

oar;

4.船。

通民,而阻夷船之闯入者。 梁延《夷氛闻记》

闄櫂(船);楫师(船工)

boat;

动词

划 [船水] 淠彼泾舟,烝徒楫之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稢朴》一手附舟傍,一手楫水而至岸也。——明· 费信《星槎胜览》

oar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行船划水用的桨。

《晋书 · 卷六二 · 祖逖传》:“中流击楫而誓曰:‘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,有如大江。’”宋 ·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商旅不行,樯倾楫摧。”

舟楫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《书》船桨。

舟楫、桨楫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oar, paddle
  • rudern , Ruder (S)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 )

唐韻》:卽葉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卽涉切,𡘋音接。說文》:舟櫂也。玉篇》:行舟具。檝、艥同。易・繫辭》:刳木爲舟,剡木爲楫,舟楫之利,以濟不通。書・說命》:若濟巨川,用汝作舟楫。

又,《釋名》:楫,捷也,撥水舟行捷疾也。【註】楫,所以櫂舟也。詩・大雅》:淠彼涇舟,烝徒楫之。揚子《方言》:楫謂之橈,或謂之櫂。

又,林木貌。呂覽・明理篇》:氣若山之楫。

又,《集韻》:籍入切;《正韻》:秦入切,𡘋音輯 —— 義同。

又,通輯。前漢・兒寬傳》:躬發聖德,統楫羣元。臣瓚曰:楫當作輯。

又,《集韻》:側立切,音戢 —— 聚也。

注解

〔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

〔楫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咠,五行属

〔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í] ⑴ 划船用具⑵ 古同“辑”,聚集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六上反切子葉切頁碼192頁,第24

楫舟擢也。从木咠聲。

附注桂馥義證:「或作『檝』。《字書》:檝,舟旁撥水者。短曰檝,長曰櫂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一反切節攝反頁碼493頁,第1行,第2

楫舟櫂也。從木咠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櫂音棖效反,即橈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六上反切子葉切古音第七部頁碼1067頁,第5許惟賢470頁,第4

楫所㠯擢舟也。

段注各本作舟櫂也。許無櫂字。《手部》曰:擢,引也。楫,所以引舟而行。故亦謂之擢。而《漢書・劉屈氂傳》、《外戚傳》、《百官表》皆用輯濯爲楫擢。假借也。毛《衞風》傳曰:楫所以擢舟也。此許所本。今據以正。今《毛詩》擢譌櫂。淺人所改也。《鄧通傳》。以濯船爲黃頭郎。《司馬相如傳》。濯鷁牛首。皆擢舟之義也。詩《爾雅音義》引《說文》舟棹也。則其誤久矣。棹又櫂之俗。

從木。咠聲。

段注子葉切。七部。《方言》曰:楫謂之橈。或謂之櫂。櫂亦擢之譌也。擢櫂正俗字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