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舟的意思解释

舟部6画独体字U+821F

舟部

6画

象形字

TEI 86,TUI 98

HBYI

PY

27440

5297

5459

U+821F

335414 撇、撇、横折钩、点、横、点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船。~辑。龙~。轻~。一叶扁~。泛~。同~共济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船形。两边象船帮,中间三条线代表船头、船舱和船尾。先秦多用“舟”,汉以后用“船”渐多起来。本义:船。

2.同本义。

,船也。古者共鼓货狄,刳木为,剡木为楫,以济不通。象形。 《说文》自关而西谓之船,自 关而东谓之 《方言九》以行水。 《考工记 · 总目》以行川谷。 《墨子 · 节用》。按,舟之始,古以自空大木为之,曰俞,后因集板为之,曰舟,又以其沿水而行曰船也。刳木为,剡木为楫。 《易 · 系辞下》二子乘,泛泛其逝。 《诗 · 邶风 · 二子乘舟》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已过万重山。 李白《早发白帝城》人大恐。(人,船夫)。 宋 · 苏轼《石钟山记》人指点。 宋 · 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

舟人(掌舟的人。即船夫);舟次(船只及船只停留之处);舟牧(古时掌船的官);舟师(古时的水上军队,即今海军;船夫);舟航(由舟相连而成的浮桥。也作“舟杭”);舟梁(连船为桥;船和桥)

boat;

3.尊彝等器的托盘。

皆有 《周礼 · 司尊彝》。司农注:“尊下台,若今之承盘。”

dish;

4.酒器名。

明当罚二子,已洗两王 《东坡诗》

wine vessel;

5.姓。

动词

用船过渡 就其深矣,方之舟之。——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 商人舟米以来者相望。——李翱《故东川节度使卢公传》

ferry sb. through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船。

《诗经 · 邶风 · 二子乘舟》:“二子乘舟,泛泛其景。”

轻舟、一叶扁舟、逆水行舟。

2.姓。如春秋时虢国有舟之侨。

3.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
乘船。

《礼记 · 祭义》:“壹举足而不敢忘父母,是故道而不径,舟而不游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船。

同舟共济、逆水行舟、一叶扁(ㄆ丨ㄢ piān)舟、泛舟湖上。

2.姓。

3.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boat, ship; KangXi radical 137
  • Boot, Kahn (S)​, Zhou (Eig, Fam)​, Radikal Nr. 137 = Schiff, Boot, Kahn (S)
  • bateau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舟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職流切;《韻會》:之由切,𡘋音周。說文》:船也。釋名》:舟言周流也。易・繫辭》:刳木爲舟,剡木爲楫;舟楫之利,以濟不通。書・說命》:若濟巨川,用汝作舟楫。爾雅・釋水》:天子造舟。【註】比船爲橋。【又】諸侯維舟。【註】維連四船。【又】大夫方舟。【註】倂兩船。【又】士特舟。【註】單船。揚子《方言》:關西謂之船,關東謂之舟,今吳越皆謂之船。世本》:黃帝臣共鼓貨狄,刳木爲舟。呂氏春秋》:虞姁作舟。山海經》:滛梁生番禺,是始爲舟。物理論》:化作舟。束皙《發蒙記》:伯盆作舟。

又,《正韻》:載也。

又,《韻會》:帶也。詩・大雅》:何以舟之,惟玉及瑤,鞞琫容刀。【傳】舟,帶也。

又,尊下臺,若今時承槃。周禮・春官・司尊》:春祠夏禴,祼用雞彝鳥彝,皆有舟。正字通》:一說古彝有舟,設而陳之,爲禮神之器,以酌以祼,皆挹諸其中而注之。舟與彝二器相須,猶尊之與壷、之與罍。先儒謂舟形如盤,若舟之載物,彝居其上,非也。今考漢敦足舟、𠂹花舟,舟之用在于容,非虛設以承彝也。形制詳《博古圖》。

又,地名。左傳・襄十四年》:子囊師于棠以伐吳,吳人自臯舟之隘要而擊之。【註】臯舟,吳險阨之道。又,〈昭十三年〉:克息舟城而居之。【註】息舟,楚邑。又,〈哀二十一年〉:請除館于舟道。【註】舟道,齊地。

又,覆舟,山名。淮南子・地形訓》:維出覆舟。

又,官名。禮・月令》:季春之月,令舟牧覆舟,五覆五反。【註】舟牧,主舟之官也。

又,姓。左傳》:晉有大夫舟之僑。

又,與周通。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作舟以行水。【註】故書舟作周。鄭司農云:周當爲舟。

又,《韻補》叶陟魚切,音朱。〈道藏歌〉:玉七寶林,唱贊願同舟;丹景曜目精,令我心踟躇。

又,《詩・大雅》:何以舟之。【朱註】之遙反,與下刀叶。

注解

〔舟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舟部

〔舟〕字拼音是zhōu,独体字,五行属

〔舟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船形。两边象船帮,中间三条线代表船头、船舱和船尾。先秦多用“舟”,汉以后用“船”渐多起来。本义是船。

〔舟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ōu] ⑴ 船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八下反切職流切頁碼280頁,第11

𣍝

異體

𣍝船也。古者,共鼓、貨狄,刳木爲舟,剡木爲楫,以濟不通。象形。凡舟之屬皆从舟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六反切隻畱反頁碼712頁,第2行,第1

𣍝船也。古者,共鼓、貨狄刳木爲舟,剡木爲楫,以濟不通。象形。凡舟之屬,皆從舟。

鍇注臣鍇按:共鼓、貨狄二人,黃帝臣也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八下反切職流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609頁,第1許惟賢706頁,第5

𣍝船也。

段注《邶風》。方之舟之。傳曰:舟,船也。古人言舟。漢人言船。毛以今語釋古。故云舟卽今之船也。不傳於《柏舟》而傳於此者,以見方之爲泭而非船也。

古者共𡔷,貨狄刳木爲舟。剡木爲楫。以濟不通。

段注郭注《山海經》曰:《世本》云:共𡔷,貨狄作舟。《易・𣪠辭》曰:刳木爲舟。剡木爲楫。舟楫之利。以濟不通。致遠以利天下。葢取諸渙。共𡔷貨狄,黃帝堯舜閒人。貨狄疑卽化益。化益卽伯益也。《考工記》故書舟作周。

象形。

段注職流切。三部。

凡舟之屬皆从舟。

白话解释

舟,船只。据传古昔时代,共鼓、货狄两位智者,刳木为舟,剡木为楫,以渡汹涌不通的大河。字形像独木船的形状。所有与舟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舟”作边旁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之,像木船之形。金文三例,或以直式表現,或以橫式呈現,繁簡略有不同而已。戰國文字二例,頗有改變,失去其形。篆文作,應承自甲、金文之形,僅船首彎曲,稍失其形。字經隸書,形變作,楷書沿之以定體,也就不易瞭解其原形了。以上諸形,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