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缒的意思解释

纟部12画左右结构U+7F12

纟部

12画

9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XWNP 86,XTNP 98

VMYHR

ZWMY

27137

4899

7136

U+7F12

551325151454 撇折、撇折、提、撇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折、横、点、横折折撇、捺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zhuì

基本解释

用绳索拴住人或物从上往下放。~城而下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形声。从糸( mì ),追声。本义:糸在绳子上放下去。

2.同本义。

,以绳有所悬也。 《说文》纳师。 《左传 · 襄公十九年》子占使师夜而登。 《左传 · 昭公十九年》[烛之武]夜而出。 《左传 · 僖公三十年》敌兵攻城,纲身督战,募壮士城而下。 《宋史》

缒关(从关门旁缘绳而下);缒城(由城上以绳索垂至平地,缘之而下)

let down(with a rope);

3.拽;拉 。

缒牛(拉牛;牵牛);缒手(拉手)

pull; draw;

名词

绳索。

登者六十人,绝,师鼓噪,城上之人亦噪。 《左传》

缒绝(绳断);系缒(系结绳索)

rope;

外语翻译


  • climb down rope; hang by rope
  • suspendr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 )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馳僞切,音膇。正韻》:直類切,音隊。說文》:以繩有所懸也。博雅》:縋,繩索也。左傳・僖三十年》:夜縋而出。【註】縋,縣城而下。

注解

〔縋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縋〕字拼音是zhu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追

〔縋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糸( mì ),追聲。本义是糸在繩子上放下去。

〔縋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uì] ⑴ 用繩索拴住人或物從上往下放。《説文•糸部》:“縋,以繩有所縣也。”⑵ 繩索。《廣雅•釋器》:“縋,索也。”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持僞切頁碼437頁,第15

縋以繩有所縣也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夜縋納師。」从糸追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持僞切頁碼1036頁,第5行,第3

縋以繩有所縣也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夜縋納師。」從糸追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持僞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628頁,第1許惟賢1143頁,第5

縋㠯繩有所縣也。

段注縣者,系也。以繩系物垂之是爲縋。縋之言垂也。玄應引縣下有鎮。

《春秋傳》曰:夜縋納師。

段注見《左傳》襄十九年。

从糸。追聲。

段注持僞切。按當持位切。古音在十五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