裒
意思解释
裒
póu基本解释
①聚集。~集。~辑。~敛。
②减少。~多益寡(减有余以补不足)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聚集 。
裒刻(搜括,聚敛);裒览(收集和阅览);裒整(聚集整顿);裒积(聚敛积贮);裒录(收集辑录);裒多益寡(多接受别人意见,弥补自己的不足);裒汇(汇集;辑集);裒啸(形容人群呼噪杂乱)
gather; collect;
2.减去 。
裒益(减少和增加);裒多增寡(裒多益寡);裒多益寡(减多余以补不足)
reduce;
3.通“俘”。虏获。
裒荆之旅。
capture;
国语辞典解释
裒
póu详细解释
动
1.聚集。
《诗经 · 小雅 · 常棣》:“原隰裒矣,兄弟求矣。”汉 · 毛亨 · 传:“裒,聚也。”《续资治通鉴 · 卷八六 · 宋纪八十六 · 哲宗元符三年》:“尽裒所编类文书,纳之禁中。”
2.减去。参见“裒多益寡”条。
3.俘虏。
《诗经 · 商颂 · 殷武》:“深入其阻,裒荆之旅。”汉 · 郑玄 · 笺:“克其军率而俘虏其士众。”
形
◎众多。
《诗经 · 周颂 · 般》:“敷天之下,裒时之对,时周之命。”汉 · 郑玄 · 笺:“裒,众也。”
外语翻译
- collect, gather, assemble; praise
- sammeln, einsammeln , Pou (Eig, Fam)
- collecter, recueilli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薄侯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蒲侯切,𡘋音抔。《爾雅・釋詁》:聚也。《詩・小雅》:原隰裒兮,兄弟求矣。又,〈周頌〉:敷天之下,裒時之對。
义又,《爾雅・釋詁》:多也。
义又,《玉篇》:減也。《易・謙卦》:君子以裒多益寡。
又,《集韻》:房尤切,音浮 —— 義同。
又,博毛切 —— 同「襃」。詳襃字註。
义或作褎。
考證
《詩・小雅》原隰裒兮。
謹照原文兮改矣。
注解
〔裒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衣部。
〔裒〕字拼音是póu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衣、𦥑,五行属金。
〔裒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póu] ⑴ 聚集⑵ 减少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博毛切頁碼第272頁,第15字續丁孫
𧛙
異體𧜯、襃、褒
衣博裾。从衣,𠊻省聲。𠊻,古文𠈃。
附注邵瑛羣經正字:「襃,正字當作𧛙,今作襃,隸之省變。《玉篇》、《廣韻》、《五經文字》并作襃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六反切補袍反頁碼第698頁,第6行,第1字述
博裾。從衣𤓽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博,廣也。《漢書》云:『褱衣也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博毛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1570頁,第6字許惟賢第688頁,第6字
衣博裾。
段注博裾謂大其袌囊也。《漢書》。褒衣大袑。謂大其衣絝之上也。引伸之爲凡大之偁。爲褒美。
从衣。𠊻省聲。
段注博毛切。古音在三部。𣜩作褒,作裒。
𠊻古文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