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嵬的意思解释

山部12画上下结构U+5D6C

山部

12画

10画

上下结构

形声字

MRQC

UHUI

LLNJ

22513

1531

6545

U+5D6C

252325113554 竖、竖折/竖弯、竖、撇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撇、竖弯钩、撇折、点

𩲈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wéi

基本解释

〔崔~〕见“崔”。

高大。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
1.山高大的样子。

,高不平也。 《说文》陟彼崔 《诗 · 周南 · 卷耳》维山崔 《诗 · 小雅 · 谷风》

嵬岌(嵬嵬。高耸的样子);嵬崿(险峻);嵬峨(高大的样子);嵬岸(高傲的样子);嵬崔(高耸的样子);嵬崛(高大貌)

lofty;

2.高。通“巍”。

,高也。 《广雅》

high;

3.险诈 。

嵬琐(险诈奸邪)

sinister and crafty;

4.怪诞,奇异。通“傀”。

吾语汝学者之容。 《荀子 · 非十二子》偷儒而罔…是学者之嵬也。

嵬说(狂妄不实的言论)

strange;

国语辞典解释


wéi

详细解释

1.高而不平的样子。

崔嵬。

2.狂妄的样子。参见“嵬说”条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wéi

详细解释

山势高大;屹立不摇的样子。

崔嵬、嵬然不动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high; rugged, rocky, precipitous
  • felsig , Wei (Eig, Fam)
  • rocailleux, rocheux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中 部首:山部 )

集韻》:烏回切;《韻會》:魚回切;《正韻》:五回切,𡘋音巍。說文》:高不平也。从山,諧鬼平聲。爾雅・釋山》:石戴土謂之崔嵬。【註】石山上有土者。詩・周南》:陟彼崔嵬。

又,高大貌。班固〈西都賦〉:增盤崔嵬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五罪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五賄切,𡘋音頠 —— 𡾋嵬,山貌。王延壽〈魯靈光殿賦〉:嵳峩㠑嵬。

集韻》或作峞,通作隗。

注解

〔嵬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山部

〔嵬〕字拼音是wéi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山、鬼,五行属

〔嵬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wéi] ⑴ 〔崔~〕见“崔”。⑵ 高大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九上反切五灰切頁碼304頁,第17

異體

嵬高不平也。从山鬼聲。凡嵬之屬皆从嵬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七反切五枚反頁碼757頁,第4行,第1

嵬高不平也。從山、鬼。凡嵬之屬,皆從嵬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九上反切五灰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745頁,第3許惟賢763頁,第5

嵬山石崔嵬。高而不平也。

段注各本作高不平也四字。今依《南都賦》李注訂。有高而上平者。兀下曰高而上平,《爾雅》曰夷上洒下曰漘是也。《周南》。陟彼崔嵬。《釋山》曰:石戴土謂之崔嵬。《毛傳》曰:崔嵬,土山之戴石者。說似互異。依許云高不平,則《毛傳》是矣。惟土山戴石,故高而不平也。岨下云:石山戴土。亦與毛同。

从山。鬼聲。

段注此篆可入《山部》,而必立爲部首者,巍从此也。五灰切。十五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