𥽘
米部21画左右结构U+25F58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莫撥切,音末。《說文》:麩也。《博雅》:𥽘謂之麪。
义又,米和細屑。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莫結切;《正韻》:彌列切,𡘋音蔑 —— 凉州謂粥爲𥽘。
注解
〔𥽘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米部。
〔𥽘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mò、miè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米、蔑。
〔𥽘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mò] ⑴ 谷物的粉末。《説文•米部》:“𥽘,麩也。”《廣韻•末韻》:“𥽘,米和細屑。”㈡ [miè] ⑴ 同“𩱸(𩱷)”。《集韻•屑韻》:“𩱸,《説文》:‘涼州謂鬻為𩱸。’或从蔑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上反切莫撥切頁碼第233頁,第26字續丁孫
𥽘
麩也。从米蔑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三反切門撥反頁碼第598頁,第6行,第1字述
䴲也。從米蔑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上反切莫撥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1330頁,第2字許惟賢第581頁,第5字
末也。
段注末小徐本作䴲。據《玉篇》云:𥽘或作䴲。則𥽘䴲一字。大徐作麩。麩乃䴲之誤。汲古後人又依小徐改作䴲矣。今正作末。凡䊳而粉之曰末。《麥部》曰:麪,麥末也是也。麪專謂麥末。𥽘則統謂凡米之末。《廣雅》。𥽘謂之麪。此謂麪亦𥽘之一耳。𥽘者,自其細蔑言之。今之米粉,麪勃皆是。
从米。蔑聲。
段注莫撥切。古在十二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