𩌦
革部20画左右结构U+29326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𩌦
◎同“屣”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所綺切,音屣。《說文》:鞮屬。《廣韻》:革履也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所蟹切,音灑。又,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所寄切,音曬 —— 義𡘋同。本作𩌫,亦作𩋀。
注解
〔𩌦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革部。
〔𩌦〕字拼音是xǐ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革、徙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所綺切頁碼第84頁,第5字續丁孫
𩌳
異體𩌦
鞮屬。从革徙聲。
附注徐鍇繫傳:「此字今俗作屣。」唐慧琳《一切經音義》卷十四:「屣,古文𩎉、𩌦、踄三形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所旨反頁碼第231頁,第5行,第2字述
鞮屬也。從革徙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𨑭,徙字也。此字今俗作屣,『蔡邕倒屣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所綺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430頁,第2字許惟賢第194頁,第3字
鞮屬。从革。徙聲。
段注所綺切。十六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