媵
意思解释
媵
yìng基本解释
①古代指随嫁,亦指随嫁的人:“妃嫔~嫱,王子皇孙,辞楼下殿,辇来于秦”。
②古代称姬妾婢女。妾~。~侍。
③送,相送:“波滔滔兮来迎,鱼邻邻兮~予。”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女,朕( zhèn )声。本义:指随嫁,陪送出嫁。
2.同本义。
媵御馂。 以媵秦穆姬。
媵婢(陪嫁的婢女);媵从(陪嫁的女子);媵女(指侄娣从嫁者)。亦指以臣仆陪嫁。如:媵臣(古时随嫁的臣仆);媵从(随嫁的臣仆);媵御(古婚礼中男女双方的侍从)
accompany;
3.相送;致送。
媵,送也。 媵布席于奥。 媵觚于宾。 鱼鳞鳞兮来媵予。 媵有莘之妇。
give; present;
名词
1.古代嫁女时随嫁或陪嫁的人。
从衣文之媵七十人。
bridesmaid;
2.小妻。
且买妾纳媵,因聘为资。
媵侍(妾和婢);媵御(姬妾);媵嬖(宠妾)
concubine;
3.庶贱者,服役的女人。
媵人持汤沃灌。
媵婢(侍婢);媵母(普通妇女)
humble person;
国语辞典解释
媵
yìng详细解释
名
1.古代陪送出嫁的女子和男子。
《仪礼 · 士昏礼》:“媵御馂。”汉 · 郑玄 · 注:“古者嫁女必姪娣从,谓之媵。姪,兄之子。娣,女弟也。”《韩非子 · 外储说左上》:“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,令晋为之饰装,从文衣之媵七十人。”
2.侍妾。
《后汉书 · 卷二八下 · 冯衍传》:“衍娶北地任氏为妻,悍忌,不得蓄媵妾。”
动
1.陪嫁、送嫁。
《左传 · 僖公五年》:“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,以媵秦穆姬。”晋 · 杜预 · 注:“送女曰媵。”
2.相送。
《楚辞 · 屈原 · 九歌 · 河伯》:“波滔滔兮来迎,鱼邻邻兮媵予。”《后汉书 · 卷五九 · 张衡传》:“迅飙㴋其媵我兮,鹜翩飘而不禁。”
外语翻译
- a maid who accompanies bride to her new home; to escort; a concubine
- servante accompagnant la jeune mariée dans sa nouvelle maison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以證切,音孕。《說文》:送也。【釋文】古者同姓娶夫人,則同姓二國媵之。《釋名》:三品曰姬,五品曰媵。《左傳・成八年》:凡諸侯嫁女,同姓媵。
义又,飮爵亦曰媵。《儀禮・燕禮》:主人媵爵于賓。【註】先飮一爵,後一爵從之也。
义又,凡送皆曰媵。《楚辭・九歌》:彼滔滔兮來迎,魚鱗鱗兮媵子。
义又,寄物爲媵。本作𦩩。揚子《方言》:𦩩,寄也,从⺼。俗从月,非。
义一作𠊶。
考證
《楚辭・九歌》彼滔滔兮來迎。
謹照原文彼改波。
注解
〔媵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女部。
〔媵〕字拼音是yì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𰮤、女,五行属木。
〔媵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女,朕( zhèn )声。本义是指随嫁,陪送出嫁。
〔媵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ìng] ⑴ 古代指随嫁,亦指随嫁的人:“妃嫔~嫱,王子皇孙,辞楼下殿,辇来于秦”。⑵ 古代称姬妾婢女⑶ 送,相送:“波滔滔兮来迎,鱼邻邻兮~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