崴
山部12画上下结构U+5D34
意思解释
崴
wǎi基本解释
①山、水弯曲处(多用于地名)海参( shēn )~。
②脚扭伤。下山时~了脚。
③山路不平。
详细解释
形容词
◎山谷不平的样子 。
崴嵬(高低不平的样子);崴魁(不平的样子)
(of mountain valley)rugged;
动词
◎扭伤 。
把脚崴了。
sprain;
名词
1.〈方〉∶称山、水弯曲的地方。多用于地名 。
海参崴。
bend;
2.另见 wēi。
外语翻译
- high, lofty; precipitous
- verstauchen (Knöchel) , abschüssig
- haut, escarpé, se faire une entorse (à la cheville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乙皆切;《集韻》:烏回切,𡘋音碨。《𡌨蒼》:崴㠢,不平也。一日,山形。《楚辭・九章》:軫石崴嵬。蹇吾願兮。【註】崴嵬,高貌。
又,《五音集韻》:烏買切,音嵔 —— 崴𡾨,山谷不平貌。互見後㠢字註。
注解
〔崴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山部。
〔崴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wǎi、wēi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山、威,五行属土。
〔崴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wǎi] ⑴ 山、水弯曲处(多用于地名)⑵ 脚扭伤⑶ 山路不平。㈡ [wēi] ⑴ wēi ㄨㄟˉ 〔~嵬〕山高的样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