腏
月部12画左右结构U+814F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陟劣切,音輟。《說文》:挑取骨閒肉也。《廣韻》:骨閒髓也。
又,《廣韻》:丁活切,音掇。又,《集韻》:旋芮切,音彗 —— 義𡘋同。
又,《廣韻》:陟衞切;《集韻》:株衞切,𡘋音綴 —— 祭酹也。
义本作餟,亦柞醊。
注解
〔腏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。
〔腏〕字拼音是zhu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叕。
〔腏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uì] ⑴ 古同“餟”,连续祭:“其下四方地,为~,食群神从者及北斗云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陟劣切頁碼第133頁,第17字續丁孫
腏
挑取骨閒肉也。从𠕎叕聲。讀若《詩》曰「啜其泣矣」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誅劣反頁碼第345頁,第7行,第2字述
挑取骨間肉也。從肉叕聲。讀若《詩》曰:「啜其泣矣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陟劣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704頁,第3字許惟賢第314頁,第1字
挑取骨閒肉也。
段注《手部》曰:抉,挑也。
从肉。叕聲。讀若詩曰啜其泣矣。
段注《王風》文。陟劣切。十五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