㔷
匚部7画半包围结构U+3537
外语翻译
- (ancient form of 陋) to secrete; to hide, a kind of basket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集韻》:郎豆切,音漏。《說文》:側逃也。一曰箕屬。《玉篇》:側㔷也。
义亦作陋。
注解
〔㔷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匸部。
〔㔷〕字拼音是lòu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匸、丙。
〔㔷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òu] ⑴ 隱匿。後作“陋”。⑵ 箕一類的器具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盧候切頁碼第424頁,第12字續丁孫
㔷
異體𠥮
側逃也。从匸丙聲。一曰箕屬。
鉉注臣鉉等曰:丙非聲。義當从內。會意。疑傳寫之誤。
附注徐灝注箋:「㔷、陋,古今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勒豆反頁碼第1013頁,第3行,第1字述
側逃也。從匸丙聲。一曰㔷箕屬。
鍇注臣鍇曰:「側,幽也。《楚辭》曰:『隱思君兮陫側。』陋,從此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盧𠋫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2538頁,第2字許惟賢第1103頁,第2字
側㔷也。
段注各本作側逃也。今依《玉篇》逃作㔷。《玉篇》曰:又作𨹟。是知側㔷卽《堯典》之側𨹟。謂隱藏不出者也。
从匸。丙聲。
段注按丙聲不可通。大徐云:當是从內會意。傳寫之誤。玉裁按或从《谷部》之㐁聲。《艸部》𦭮从㐁聲。而讀若陸。陸與漏音相近也。盧𠋫切。四部。《廣韵》無此字。
一曰箕屬。
段注其器未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