匵
意思解释
匵
dú基本解释
①木匣;木柜。《説文•匚部》:“匵,匱也。”王筠句讀“字與《木部》‘櫝,同。”《論語•子罕》:“有美玉於斯,韞匵而藏諸?求善賈而沽諸?”苏曼殊《断鸿零雁记》:“旁有柚木书匵,状若鸽笼,藏书颇富。”
②小棺。《漢書•楊王孫傳》:“昔帝堯之葬也,窾禾為匵。”顔師古注:“匵,即櫝字也。櫝,小棺也。”《新唐書•回鶻傳下》:“死以木匵歛置山中,或系于樹,送葬哭泣。”
外语翻译
- case; casket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徒谷切;《正韻》:杜谷切,𡘋音獨。《說文》:匱也。《廣韻》:函也。《前漢・五行志》:乃匵去之。【註】師古曰:匵,匱也。
义又,《韻會》:匵,通作櫝。《前漢・楊王孫傳》:窾木爲匵。【註】師古曰:匵卽櫝字。
注解
〔匵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匚部。
〔匵〕字拼音是dú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匚、賣。
〔匵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ú] ⑴ 木匣;木柜。《説文•匚部》:“匵,匱也。”王筠句讀“字與《木部》‘櫝,同。”《論語•子罕》:“有美玉於斯,韞匵而藏諸?求善賈而沽諸?”苏曼殊《断鸿零雁记》:“旁有柚木书匵,状若鸽笼,藏书颇富。”⑵ 小棺。《漢書•楊王孫傳》:“昔帝堯之葬也,窾禾為匵。”顔師古注:“匵,即櫝字也。櫝,小棺也。”《新唐書•回鶻傳下》:“死以木匵歛置山中,或系于樹,送葬哭泣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徒谷切頁碼第425頁,第18字續丁孫
匵
異體匵
匱也。从匚𧸇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陁谷反頁碼第1014頁,第7行,第3字述
匱也。從匚𧷏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徒谷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544頁,第7字許惟賢第1105頁,第9字
匱也。
段注《木部》曰:櫝,匱也。是則匵與櫝音義皆同。實一物也。《論語》曰:韞匵而藏諸。又曰:龜玉毁櫝中。其實一字也。引申之亦爲小棺。
从匚。𧶠聲。
段注徒谷切。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