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撻的意思解释

扌部15画左右结构U+64BB

扌部

15画

12画

左右结构

RFUP

QYGQ

DWBU

54035

U+64BB

121121431112454 横、竖钩、提、横、竖、横、点、撇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点、横折折撇、捺

𩋅𩌉𩌘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见“挞”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用棍、鞭等拍打。

鞭挞。

勇武。

《诗经 · 商颂 · 殷武》:“挞彼殷武,奋伐荆楚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用鞭子或棍子打(人)。

鞭挞、挞笞、挞讯。

2.《书》攻打。

入以事其父兄,出以事其长上,可使制梃以挞秦、楚之坚甲利兵矣(《孟子‧梁惠王上》)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flog, whip; chastise; (Cant.) classifier for places; a tart (from the English 'tart')
  • reißend, schnell
  • frapper, Tartares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 )

古文: 𨘈𢽞

唐韻》、《集韻𡘋他達切,音闥 —— 打也、抶也。書・益稷》:撻以記之。又,〈說命〉:若撻于市。周禮・地官・閭胥》:凡事,掌其比,觵撻罰之事。【註】撻,扑也。【疏】有失禮,輕者以觵酒罰之,重者以楚撻之。儀禮・鄕飲酒禮》:罰不敬,撻其背。

又,疾也。詩・商頌》:撻彼殷武。【疏】撻是速疾之意。【釋文】《韓詩》云達也。

又,弣側矢道也,以韋爲之。儀禮・士喪禮》:設依撻焉。【註】今文撻爲銛。

又,崔豹《古今注》:蛺蝶,江東呼爲撻末。

本从𨔶集韻》或作𢺂

注解

〔撻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撻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達

〔撻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tà] ⑴ 见“挞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他達切頁碼407頁,第2

撻鄉飲酒,罰不敬,撻其背。从手達聲。

𨘈

𨘈古文撻。《周書》曰:「𨘈以記之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它末反頁碼976頁,第7行,第2

𨘈鄉飲酒不敬撻其背。從手逹聲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977頁,第1行,第1

古文撻。《周書》曰:「𨘈以記之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𨔶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430頁,第2許惟賢1056頁,第10

𨘈鄉㱃酒罰不敬。撻其背。

段注《周禮・閭胥》。凡事掌其比。觵撻罰之事。故書或言觵撻之罰事。鄭云:觵撻者,失禮之罰。觵用酒。其爵以兕角爲之。撻,扑也。按鄭但云失禮。許必系之《鄉飲酒》者,禮莫大於此。惟此可登時行觵撻也。

从手。𨔶聲。

段注𨔶。十五部。

古文撻。

段注从虍者,言有威也。

《周書》曰:𨘈㠯記之。

段注周當作虞。此《皋陶謨》文。壁中古文作𨘈也。

白话解释

挞,乡人聚会饮酒时,处罚缺乏礼数的人,鞭打他们的后背。字形采用“手”作边旁,“達”作声旁。,这是古文写法的“挞”。 《周书》上说:“要鞭挞以使他们记住行酒礼数”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