柧
木部9画左右结构U+67E7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古胡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攻乎切,𡘋音孤。《說文》:柧棱也。徐鍇曰:字書三棱爲柧,與觚同。《史記・酷吏傳敘》:漢興,破觚爲圜。
义又,班固〈西都賦〉:上觚棱而棲金爵。《韻會》:柧棱,堂上最高轉角處。
义又,《類篇》:鐮柧也。一曰鄕飮酒爵也。
又,《集韻》:姑華切,音瓜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柧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柧〕字拼音是g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瓜。
〔柧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ū] ⑴ 棱角;亦指有棱的木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古胡切頁碼第193頁,第6字續丁孫
柧
棱也。从木瓜聲。又柧棱,殿堂上最高之處也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一反切古呼反頁碼第494頁,第4行,第2字述
棱。從木瓜聲。又柧棱,殿堂上最高之處也。
鍇注臣鍇按:《史記》曰:「漢興,破柧爲圜。」《字書》曰:「三棱爲柧木。」此字假借觚字。又班固《西都賦》曰:「設璧門之鳳闕,上柧棱而棲金雀。」臣鍇以爲最高轉角處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古胡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1072頁,第3字許惟賢第472頁,第3字
棱也。
段注柧與棱二字互訓。殳以積竹八觚。觚當作柧。觚行而柧廢矣。《史記・酷吏傳》曰:漢興。破觚而爲圜。應劭曰:觚八棱。有隅者。《通俗文》曰:木四方爲棱。八棱爲柧。按《通俗文》析言之。若渾言之。則《急就》奇觚,謂四方版也。
從木。瓜聲。
段注古胡切。五部。
又柧棱,
段注逗。
殿堂上冣高之處也。
段注《文𨕖・西都賦》曰:設璧門之鳳闕。上觚棱而棲金爵。《後漢書》正作柧棱。李賢引《說文》爲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