㕡
又部14画左右结构U+3561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㕡
◎同“壑”。
外语翻译
- (same as U+58D1 壑) the bed of a torrent; a gully, a pool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呵各切;《集韻》:黑各切,𡘋音嗃。《說文》:溝也。《廣韻》同「壑」。
注解
〔㕡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又部。
〔㕡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hé、hè、huò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䜭、又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呼各切頁碼第126頁,第10字續丁孫
㕡
溝也。从𣦻从谷。讀若郝。
壑
㕡或从土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(从𣦼,从谷)穿地而通谷也。(或从土)謂穿土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吼作反頁碼第326頁,第4行,第1字述
溝也。從𣦼,從谷。讀若郝。
鍇注臣鍇曰:「殘穿地爲㕡也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326頁,第4行,第2字述
㕡或從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呼各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641頁,第5字許惟賢第287頁,第2字
溝也。
段注《大司徒》溝封。鄭曰:溝,穿地爲阻固也。《水部》溝,水瀆。廣四尺。深四尺。此單舉《匠人》文耳。凡穿地爲水瀆皆稱溝,稱㕡。《毛詩》。實墉實壑。謂城池也。鄭伯有爲窟室飮酒。人謂之壑谷。
从𣦻。从谷。
段注穿地而通谷也。《釋水》曰:注谷曰溝。
讀若郝。
段注呼各切。五部。
㕡或从土。
段注謂穿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