牼
牛部11画左右结构U+727C
外语翻译
- man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口莖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丘耕切,𡘋音鏗。《說文》:牛膝下骨也。
义又,人名。《春秋・襄十七年》:邾子牼卒。《左傳・昭二十年》:使少司𡨥牼以歸。《孟子》:宋牼將之楚。
又,《廣韻》:戸耕切;《集韻》:何耕切,𡘋音莖 —— 義同。《春秋》:邾子牼。【釋文】徐音戸耕反。
又,《集韻》:丘閑切,音慳。又,《集韻》:古定切;《類篇》:吉定切,𡘋音徑 —— 義𡘋同。
注解
〔牼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下,康熙部首是牛部。
〔牼〕字拼音是kē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牜、巠。
〔牼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kēng] ⑴ 牛胫骨。⑵ 古通“顅”,颈长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口莖切頁碼第38頁,第19字續丁孫
牼
牛厀下骨也。从牛巠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宋司馬牼字牛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三反切懇耕反頁碼第120頁,第5行,第1字述
牛膝下骨也。從牛巠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宋司馬牼,字牛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口莖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208頁,第2字許惟賢第92頁,第5字
牛厀下骨也。
段注牛脛也。脛者,骹也。
从牛。巠聲。
段注口莖切。十一部。
《春秋傳》宋司馬牼字牛。
段注按《仲尼弟子列傳》。宋司馬耕字牛。《左傳》哀十四年。兩書司馬牛。不偁其名。許云司馬牼。豈卽司馬耕與。外此昭卄年,卄一年宋有華牼。《孟子》書有宋牼。皆不傳其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