憿
忄部16画左右结构U+61BF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古堯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堅堯切,𡘋音驍。《說文》:幸也。亦作激,通作僥徼。
又,《五音集韻》:輕皎切,音磽 —— 義同。
又,《集韻》:吉了切,音皎 —— 憿憭,以誠吿也。
又,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𡘋吉歷切,音激 —— 疾也。或書作㦘。
注解
〔憿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憿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jiǎo、jǐ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忄、敫。
〔憿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iǎo] ⑴ 〔~幸〕古同“侥幸”,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或免去灾害。⑵ 〔~憭〕以诚相告。㈡ [jǐ] ⑴ 快速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古堯切頁碼第354頁,第24字續丁孫
憿
幸也。从心敫聲。
附注王筠句讀:「憿幸是連語,兩字同義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反切堅簫反頁碼第860頁,第7行,第1字述
幸也。從心敫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今多作儌。儌,要也。非此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古堯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2039頁,第7字許惟賢第891頁,第11字
𡴘也。
段注𡴘者,吉而免凶也。引申之曰𣢆幸。亦曰憿幸。俗作僥倖,儌倖,徼倖皆非也。凡傳言徼福者,皆當作憿福爲正。
从心。敫聲。
段注古堯切。二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