愼
外语翻译
- act with care, be cautious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古文: 𡴜 、 眘 、 㥲 、 昚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時刃切,蜃去聲。《說文》:謹也。《書・益稷》:愼乃在位。【正義】當謹愼汝所在之位也。
义又,誠也。《詩・小雅》:愼爾言也。【又】愼爾優游。【箋】皆曰誠也。
义又,《爾雅・釋詁》:靜也。【疏】愼者,謹靜也。
义又,《爾雅・釋詁》:思也。【疏】《方言》云:秦晉曰愼。凡思之貌皆曰愼。
义又,禁戒詞。《史記・吳王濞傳》:上謂濞曰:愼無反。
义又,司愼,天神名。《左傳・襄十一年》:司愼、司盟。【註】二司,天神名。
义又,姓,韓大夫愼到。又,公愼,複姓。
又,《集韻》:之刃切,音震。《前漢・地理志》:汝南郡愼陽。如淳曰:音震。闞駰曰:本作滇。永平五年失印更刻,遂以水爲心。
又,《集韻》:丞眞切,音辰。《周禮・夏官》大司馬。【註】獸五歲爲愼。
义《六書精薀》㊟〔即《六書精蘊》〕:人心有假者,修之於昭昭,肆之於冥冥,惟愼爲眞心。徐鍇曰:眞心爲愼,不鹵莽也。
注解
〔愼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愼〕字拼音是shè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忄、眞。
〔愼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èn] ⑴ 同“慎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時刃切頁碼第350頁,第7字續丁孫
愼
異體慎、慎
謹也。从心眞聲。
𡴜
異體𡸱、昚、𡺊、眘
古文。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金文从心,斦聲,斦為『櫍』的初文。左斤又訛為二卜形,阜形、又形、二短橫,不一而足。『心』旁或作『言』旁,義類相通。楚文字或加『幺』,作用不詳;或加『丨(針)』聲。秦漢文字从心,真聲,就是今天我們所寫的字形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反切時印反頁碼第850頁,第6行,第3字述
謹也。從心眞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通論詳矣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850頁,第7行,第1字述
古文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時刃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2007頁,第5字許惟賢第877頁,第3字
謹也。
段注《言部》曰:謹者,愼也。二篆爲轉注。未有不誠而能謹者。故其字从眞。《小雅》。愼爾優游。予愼無罪。傳皆曰:誠也。詳八篇眞下。
从心。眞聲。
段注時刃切。十二部。
古文。
段注尞字从此。《釋文》序錄偁昚徽五典。是陸氏所據《堯典》作昚。自衛包改作愼。開寳中乃於《尙書音義》中删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