𧕅
虫部23画左右结构U+27545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𧕅
◎同“蛉”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郎丁切,音靈 —— 與蛉通。《說文》:螟𧕅,桑蟲也。
注解
〔𧕅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。
〔𧕅〕字拼音是lí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郞丁切頁碼第443頁,第17字續丁孫
𧕅
螟𧕅,桑蟲也。从虫霝聲。
附注邵瑛羣經正字:「今經典作蛉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郎丁切頁碼第1047頁,第4行,第1字述
螟𧕅,桑蟲也。從虫霝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郞丁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2666頁,第6字許惟賢第1160頁,第6字
螟𧕅,
段注逗。曡韵。
桑蟲也。
段注《小雅・毛傳》文。《釋蟲》同。按上文云:蜀,桑中蠶。謂蠹其中者也。此桑蟲似步屈。其色靑細。或在艸葉上。土蜂取之寘木空中。或書卷閒,筆筒中。七日而成其子。里語曰:呪云象我象我。《詩義疏》云爾。
从虫。霝聲。
段注郞丁切。十一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