䅘
禾部13画左右结构U+4158
外语翻译
- wheat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洛哀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郎才切,𡘋音來。《說文》:齊謂麥曰䅘。《廣韻》:䅘麰之麥,一麥二稃,周受此瑞麥。《韻會》:《詩・周頌》貽我來牟,來卽䅘,今小麥也。或作麳。
义又,《韻會補》:通作釐。劉向〈封事〉:貽我釐麰。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陵之切,音離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䅘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禾部。
〔䅘〕字拼音是lá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禾、來。
〔䅘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ái] ⑴ lái ㄌㄞˊ 小麥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上反切洛哀切頁碼第229頁,第7字續丁孫
䅘
齊謂麥䅘也。从禾來聲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來之本義訓麥。」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按:因來字專借為行來之來,故又製此字,即來之或體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三反切婁才反頁碼第585頁,第4行,第1字述
齊謂麥爲䅘。從禾來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詩》曰:「貽我來牟。」來即䅘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上反切洛哀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292頁,第2字許惟賢第566頁,第1字
齊謂麥䅘也。
段注來之本義訓麥。然則加禾旁作。來俗字而巳。葢齊字也。據《廣韵》則《埤蒼》來麰字作䅘。
从禾。來聲。
段注洛哀切。一部。按上下文皆言禾。中閒以麥。疑皆非舊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