㑷
亻部12画左右结构U+3477
外语翻译
- (same as 態) manner, bearing, behaviour, policy, attitud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玉篇》:他代切 —— 同「態」。《說文》:態或从人作㑷。
注解
〔㑷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。
〔㑷〕字拼音是tà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能。
〔㑷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ài] ⑴ tài ㄊㄞˋ 同“態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他代切頁碼第353頁,第31字續丁孫
態
意也。从心从能。
鉉注徐鍇曰:「心能其事,然後有態度也。」
㑷
或从人。
附注鈕樹玉校錄:「當是从心,能聲。後人疑聲不近,改為會意。」段玉裁改作「意態也」,並注:「各本作『意』也,少一字,今補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反切他代反頁碼第859頁,第3行,第1字述
意也。從心,能姿之餘也。
鍇注臣鍇曰:「心能於其事,然後有態度也。會意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859頁,第3行,第2字述
或從人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古音第一部頁碼第2036頁,第3字許惟賢第890頁,第2字
意態也。
段注各本作意也。少一字。今補。意態者,有是意因有是狀。故曰意態。猶䛐者意内而言外。有是意因有是言也。意者,識也。
从心能。
段注會意。心所能必見於外也。能亦聲。一部。
或从人。